同时附上一张照片——
背景成片的落地窗外,天色昏暗不明,似天明时分,又像夜幕来临。
宽敞的房间内,灯光柔和而明亮。
大理石桌上摆着一台笔记本电脑,旁边的陪衬为一杯咖啡和数份打开并错落相叠的文件。
嗯,看起来确实很忙。
殷如瑟却觉得整张照片透着一股欲盖弥彰的味道?
还有他的说辞。
重点是‘晚点’,得是她等到他有空时才能聊了。
不愧是101版,家族的未来,集团的希望,忙是常态。
行吧,你忙你的,我不等!
殷如瑟把态度摆正了,切到家庭群里打听晚上吃什么,有没有谁能组织个家庭影院一起看看?
提议得到全家积极响应,连身在国外的殷如琴都表示可以来个远程互动。
袁徽在旁边瞄了个大概,有苦难言。
那蹩脚的回复,做作的摆拍……
他是恨铁不成钢,都想自荐给老板开班教学了。
怪不得十年前殷小姐会退你的婚!
南城是座有底蕴的城,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末年,五代十国的时候,还有一个落魄的国主在这里短暂的称了帝。
随着岁月变迁,这座城市被时光打磨成内陆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殷家在城中颇有声名。
这个姓氏本就独特,听起来像古代某个显赫一时的王公贵族,外界也隐有这样的传言。
殷如瑟小时候初次听闻,在场其他小朋友纷纷对她投以羡慕的眼光。
她兴奋的跑去找爷爷求证,谁料殷建业眼睛一瞪,花白的胡子一吹,笑骂:“屁的王公贵族!不管哪朝哪代都是平头小老百姓,清末打仗从北边逃难来,得亏要饭要得积极,不然全家都饿死在路上了。”
小如瑟听得幻灭,又忍不住好奇心追问:“然后呢?”
殷建业把孙女抱在腿上,一前一后的晃着摇椅:“你太爷爷是个木匠,靠着他这门手艺,咱们家在城里定下来。后来你大爷二爷三四五姑婆还有我相继出生,殷家人丁兴旺,大家都出去找事做,这个家越来越好,越来越大!怎么样,厉害不?”
“厉害!”
最厉害的还得是殷建业!
六岁在街上卖香烟报纸补贴家用,十九岁成为南城晨报的记者,之后自学成才,掌握多国语言。
二十三岁创办南城周刊,开印刷厂,同时兼顾翻译外国名著,还以书信与留学生往来。
不到三十岁,殷建业成为南方纸媒的龙头,殷家也在这座内秀的城市站稳脚跟,成为有名的富庶之家。
殷建业膝下两子一女,殷如瑟的父亲殷项是中间个儿,平辈里最有出息的。
老爷子驾鹤西去时,他用第一桶金买下的西式大洋房便传给了二儿子。
房子位于东二环景山的半山腰上,复古又气派的欧式豪宅,光前院都有十几亩地,占尽了发家早的优势。hr
()
span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