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阳羞涩的笑笑,“李老见笑了,这首诗是我年幼时启蒙老师所做,学生铭记至今,刚才觉得各位这个主题很应景,所以才大胆拿出恩师的作品,稍加改动过后献丑。”
“那敢问你的老师是什么人?”钱老上前再次上前,两只眼睛都在冒光。
能写出这么好的诗,那对方一定是位隐居的名师,是不准还是曾享誉一时的名家。
太激动了!
真是太激动了!
他混迹诗坛这么长时间,盼着就是这一天,他一定要拜访拜访,与对方切磋……不对,是向对方讨教讨教。
钱老这样想。
李老也是这样想,一时间,夕阳红诗社里的所有团员都这么想。
大家屏气凝神,就等着听晨阳说出一个足以震惊诗坛的名字。
016 那一首《满江红》
“我的启蒙老师姓毛,名润之,年轻时曾经是名军人,参加过反倭寇入侵战和反围剿战争,这首诗就是老师当初参加反围剿战时写下来,我有幸看到就背了下来。”毛老爷子的光辉事迹晨阳可不敢伪造,除了某些关键的信息,其他的都一五一十的说出了出来。
“润之?”李老皱起眉头思索着呢喃。
与此同时,诗社里的人都在交头接耳,在晨阳说出毛,润之三个字后,有一个算一个的,脸上都带着困惑和不解。
毛,润之?
毛,润之是谁?
难道是某个退役了的诗坛大家?
可也不是啊,那些人他们闭着眼睛都能数的出来。
只有钱老好像听到了满意的答案,拍手称赞道,“怪不得,怪不得,难怪这首诗充满了军人的豪气,原来是一位退伍老先生所写,小伙子,不知道你的师父是否还健在,若是可以,能否帮老朽引荐引荐?”
我去。
这都可以。
刚才我作诗的时候就是各种怀疑揣测不相信,现在哥们儿只是说有个启蒙老师,你丫就拍手称赞,还引荐?
我去哪儿给你引荐,毛爷爷我都没见过。
心里恶寒,晨阳脸上却不动声色,“毛老师早年已经驾鹤西游,若是他还活着,一定愿意过来和各位老师切磋切磋。”
“这样啊。”钱老怅然叹了口气,颇为惋惜的道,“只怪我晚生了几年,不然就是爬上涉水,也一定要拜访拜访老先生。”
顿了顿,钱老像是想起什么,“小伙子,你的启蒙老师还有没有写过其他诗?不知道能否写出来让我们看看?”
“对呀,小伙子,老先生还有什么遗作没有?写出来让我们大家拜读拜读吧。”
“老先生大作,绝不会只有这么一首诗。”
“小伙子,写吧。”
刚才还说着在寒风中已经站不行的大爷大妈们一听钱老这话纷纷改口,围观的群众也不傻,刚才晨阳一首诗已经是满堂红,现在又听或许还有其他诗,更是跟着附和。
“不要墨迹了,再写一首。”
“对呀,不要吝啬,写出来我们看看。”
“好东西拿出来大家分享,不要揣着藏着。”
“一首诗而已,又不是很困难,快写吧。”
哎呦卧槽。
这群吃西瓜的观众,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毛老爷子的诗当然不止这一首,但哥们儿全写完了,以后去哪儿装。逼去?
还不是很困难?
你丫知道哥们儿肚子里的存货有多少吗?用一首少一首知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