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陶晶打来电话说,已经把覃程实习的事跟她舅舅说了,她说舅舅昨天就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会来实习,至于以后调进来的事他会关注一下,学校缺老师,表现好的话应该没多大问题。
一凡要陶晶约她舅舅出来吃顿便饭,陶晶答应了下来。
刚放下电话,黄小媛拿着一份传真复印件上来,传真不是丁爱玲发的,而是一个名叫陈肇坤传来的。
传真有两个内容,一个是十一月六日参加上海家具博览会的事,要求一凡组织好人生产参加这次家博会的样品,第二方面是陈肇坤三天后会从新加坡来广东公司,要公司做好接机工作,后面附了飞机到达广州白云机场的时间。
一凡想,为什么不是丁爱玲过来,陈肇坤又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丁爱玲一直没任何消息,她现在怎么样,她过得好吗?
一凡坐在办公室,拿着传真复印件发呆,几个月不见丁爱玲,还是蛮想她的。
三天后,一凡写了一块写有“陈肇坤”三字的牌子去接从新加坡过来的陈肇坤。
下午四点,一凡接到了他,他行李很简单,只有一个行李箱。
陈肇坤先生头发花白,身高一米七左右,年龄应是五十多,戴着一副金边眼镜,走路略有背驼,但面相平易近人,精神抖擞,看不出他有半点疲惫。
一凡接过他的行李箱,放在后备箱后,跟他聊了几句,在陈先生说了一句“Letusgo”之后,一凡启动车子,朝东莞公司驶去。
陈先生讲话很有条理,中国话讲得很流利,偶尔会插上几个英语单词,幸好一凡英语好,一般的人会很难听懂他的话。
到达东莞之后,一凡问他,是先去办理住宿还是先回公司。
陈先生说:“先去公司看看。”
一凡带他来到套间的自己办公室坐下,问他是喝咖啡还是绿茶,陈先生说“绿茶”。
一凡泡好一杯从家里带的毛尖给他,陈先生好像对这茶很感兴趣,问一凡:“这茶叶是从哪里买来的?”
一凡说,是自家产的,陈先生说这茶很好,清香扑鼻,无杂味,茶叶条索柔软,应该是明前茶。
一凡不知陈先生在新加坡生活对绿叶还这么内行,有点吃惊,说:“陈先生,想不到您对茶叶的了解这么内行,这茶叶的确是三叶的明前手工茶,它产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双乳峰,空气清新,常年云雾缭绕,水质好,施的是农家肥,绝无污染,如果陈先生爱喝,我这里还有十多斤。”
陈先生哈哈大笑,说:“好,到时带点回去。”
两人聊了一会儿茶叶之后,陈先生说,他会在东莞工作半个月,主要是理顺一下公司上的事,督促大家做好参展样品,要一凡安排三到四个管理人员一起去参加上海家具博览会,最后从行李箱里拿出几款新产品的样品,要一凡组织人员尽快生产出来。
最后陈先生要一凡安排他在附近酒店住,可以跟大家吃在一起。
一凡看看时间差不多下班了,说:“陈先生,今晚我为你接风洗尘,等下一起去住的酒店吃个晚餐,叫公司几个技术人员一起陪同。”
陈先生说:“可以,但不要太浪费。”
得到陈先生的答复后,一凡打了电话给麦小宁,要她通知设计师李新、模具车间主任许昌礼、铜铰车间主任陈胜、不锈钢车间主任蔡隆志,晚上一起去新世界大酒店吃饭,为陈先生接风洗尘。
安排好之后,一凡试探陈先生,说:“陈先生,您办公地点怎么安排?”
他说:“就坐爱玲办公桌就行。”
两人坐了一会儿之后,一凡带他去新世界大酒店办理入住手续,特别带上三两装毛尖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