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五代河山风月TXT资源 > 297安排(第3页)

297安排(第3页)

众人连激动供水退出去。

史从云长呼口气,心里不知是失落还是激动,到了这一步话已经说出去了,命令也下了,他就没有退路。

等众人走得差不多,大帐里却还剩下两个人没走,魏仁浦和孟玄喆。

史从云不解看向他们,魏仁浦拱手:“大帅,还有一件事忘了。”

“什么事?”史从云不解的问。

魏仁浦咳嗽一声:“大帅是奉天命,承德运,呃。。。。。。。天出帝王,地生祥瑞,自然需要些预兆、祥瑞,以安人心,这。。。。。。这也是惯例啊。”

史从云一拍脑袋,是了他差点忘记这事,但这也是不好公开明说的事。

于是道:“那这件事就劳烦魏公走一趟吧。”

魏仁浦点头:“老臣就是这意思,明日和刘清川一道回大梁,到时候便有分晓。”

史从云点头,看向同样没有的孟玄喆,开玩笑道:“太子不走,是不是也想到这事了。”

孟玄喆慌乱道:“不敢不敢,陛下。。。。。。大帅可别这么叫我,下官确实是想说这件事,大梁有大梁的祥瑞,蜀地也需有蜀地的祥瑞啊,大帅如果不嫌弃,这件事我可以代劳。”

史从云觉得他有趣,也是个聪明人,便道:“行,那你去半,我给你钱财和人手。”

孟玄喆激动得连连感谢。

随后两人才退出去,等他们走后,史从云长呼口气,瘫坐在上首的宝座上,心里盘算着接下来的复杂形势和可能的种种变数。

自唐中晚期开始,局势已经非常像汉初时候的局面,朝廷控制的地方有限,节度使就像那些掌握一方财政大权、有独立兵权的异性诸侯王,皇帝要调他们的兵必须付出代价。

比如最后刘邦要求韩信,彭越等诸侯王合兵灭项羽时,他们根本不来,只有加封封地地为条件他们才来;后来刘邦平叛,调彭越的也调不动。

其实当时的形势已经非常危险了,和酿成如今这样局面只有一步之遥,是内外交困。

当时刘邦年纪六十,万一他突然一死,他那十几岁的儿子根本不可能管得住连刘邦自己都调不动的异姓诸侯王,局面很快会变成唐末到如今的模样,天下再度分崩离析。

安史之乱逐渐安定下来后的唐朝情况也和那时非常像,节度使有各自兵权、财权,就相当于汉初的异姓诸侯王,有的地方甚至更过,皇帝想调用他们的兵要付出很大代价。

唐中晚期有不少皇帝也想努力收回节度使的权力,但他们都没做成。

越发往后,情况越发严重,到了晚期甚至更加积重难返,加之朝廷也昏招频出,更是一步到位,直接把大唐帝国送入坟墓。

唐末几个皇帝的作为影响不只是在当时,乃至如今已过百年后都非常明显。

有人说辽国是仿效唐朝,是继承唐朝,可人家自己是不认的。

他们的皇帝直接说自己要做汉高祖。

赵匡胤想迁都也说要效仿周、汉故事,跳过了唐朝。

这些很大程度都是因为唐朝末期作实在太丢人了,不得人心。

唐朝的辉煌在后人看来是距离产生美,后人看到的那张巨大无比超过一千万平方公里的地图,是唐高宗李治时期的疆域,持续时间短,武则天时代就快速大幅缩水,在当时影响力没那么大。

后人对唐宋的向往和憧憬更多是因为唐诗、宋词的流传,以及对唐朝的辉煌时刻的定格。

但在这个距离唐朝还很近的时代,面对刚因各种丢脸操作覆灭的大唐王朝,其实人们的印象并没有那么好。。。。。。。

历史是需要沉淀的,正因为相距遥远才会产生美。

唐末真的干了很多令人没法原谅的事,为调动外部兵力来平定内部叛乱,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比如唐末皇帝为调党项人来平叛,条件是让党项人自由洗劫都城洛阳及其周围百姓,让洛阳遭受重创,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惨遭毒害;

比如调沙陀人和鞑靼人平叛,条件是把河东大片土地都赏(卖)给他们。

这些行为本质上和大清药丸的时所做的那些割地、卖国等没什么区别;如果理解后人对大清的情感,也就明白刚从唐末走过来的人们对大唐的情感了,绝不是像后人那样充满憧憬和敬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