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电影节有许多精彩的电影,并不是所有参展的电影都是文艺风,晦涩难懂。
张国师的《十面埋伏》拍的就很好嘛,全片的打戏暂且不论,男女主不是在发情就是在发情的路上。
每次屏幕上都会出现大片的留白。
《无人知道》和《老男孩》看的也十分精彩。
最主要的是,这些电影都不需要电影票,进去就能看。
《十二公民》的具体情况,也在首映第二天被影评人报道出来。
都是好评偏多,在这个ZZ正确还不是那么明显的时代,这种能反映人性的电影无疑会受到很多电影人的喜爱。
“13万刀的佳作。”
“17岁天才的首部长篇。”
“打破江文的‘诅咒’。”
“秦始皇,进军电影节。”
这四句,几乎涵盖了国内外所有人对这部电影的评价。
一大片的好评被译回国内,也让国内的观众更加期待电影的上映。
宣传效果拉满。
还在国内教书的王晋松看到这些消息,一时间想把手里剩下的钱全搞宣发,又觉得还不是时候,等拿奖了再搞也不迟。
上课的时候,路过的同事看见他笑眯眯的模样都会好奇的问上一句。
“王老师,今天什么事情真这么开心啊?”
“我学生的新电影,首映口碑还不错。”
“呦,那可恭喜你教出来这么一位好学生啊。”
“这刚哪到哪啊,等他拿奖了再说吧。”
“。。。。。。”
口碑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也让徐林非常期待这部电影的版权能在海外卖出多少钱。
不过作为老油条的张校长并没有选择现在就出手。
经常混迹在生意场的他知道,《十二公民》还没有到达声望的巅峰。
电影节还没结束,奖还没评呢,着什么急啊。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徐林主要就是负责的就是接受国内外媒体的采访,看看免费的电影。
想一想还有什么自已看过的经典电影可以跨时空搬运出来。
偶尔在灵感枯竭的时候去外面采集一些灵感,顺便,顺便啊,去沙滩看看大海。
BJ时间23日凌晨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