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福明派出所户籍中心 > 第118部分(第2页)

第118部分(第2页)

不过就算是在唐山港,或许是因为他们倒霉,刚刚出港,就看到了两艘庞大的海王级铁甲舰正要进港,却突然打出了旗语,让他们停下来接受检查。

徐鸿儒皱了皱眉头,两艘海王级铁甲舰的威力,根本不是他们这种商船能够相比的,看来朱由崧他们并没有忽视唐山港的防卫,如今徐鸿儒不禁陷入了两难境地,要打肯定打不过,他们船上只有几座西洋人的青铜船舷炮,就算是抵近发射,也不可能打穿对方的装甲;让他们上船检查不是可能的,船上大量的金银,已经足够让他百口莫辩了;要跑也跑不了,还望级铁甲舰是军舰,使用的是最先进的三涨蒸汽机推进,巡航速度可以达到十七节。

徐鸿儒现在甚至有一种山穷水尽的感觉,要是在陆上,凭借他的功夫,怎么跑不了,这次可是坏了!徐鸿儒甚至有一种感觉,朱由崧就在对面上的船上,在看他的笑话。

实际上朱由崧还真是在其中一艘的海王级铁甲舰上,因为这两艘当中除了一艘是刚刚入役的海王十号铁甲舰之外,另一艘正是朱由崧的座舰,也是海王级的首舰海王号。而在朱由崧旁边的就是袁心怡,虽然徐鸿儒在宫中能够呼风唤雨,不过依靠着锦衣卫的配合,袁心怡还是能够紧紧地把握住徐鸿儒的行迹,这次就是等他出海之后,再来逮捕他,徐鸿儒一身功夫和隐藏行迹的本事,在这大海当中可是施展不出半分。

“那三艘船都把船底凿沉,人员乘小船离开!”徐鸿儒喝道。

徐鸿儒的命令,让身边的水手一愣,朱由崧喝道:“还站着做什么,还不下令马上执行!”

因为曾经跟朱由崧训练出来的军队交过手,徐鸿儒也开始试着建立一支令出必行的手下,无论他的命令有多么荒谬,此时徐鸿儒身边的亲信不禁问道:“副教主,这是为什么?那里面可都是金银啊,我们这艘船上只有十万两黄金,其他的金银可都在那些船上!”

徐鸿儒摇摇头说道:“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我们现在是在赌,赌对方是更看中我们还是,更看重金银,如果他们不抓紧将那些穿拖回港口的话,那些船很快就会沉入海中,这里已经是深海,他们可不好打捞!”

一打开水阀,汩汩的海水涌入了三艘千吨级的海船当中,无数的小船从这几艘大船周围散出,而徐鸿儒的那艘座舰已经远远驶开了,朱由崧不禁摇了摇头,说道:“徐鸿儒不愧是徐鸿儒,那么多黄金居然都拉不住他!”

袁心怡说道:“这种人才是最危险的,几百万两的黄金白银,随手一扔,毫不可惜,况且他这是北去,一旦跟李如柏他们勾结在一起,那可就糟了!”

朱由崧笑道:“心怡姐姐,你的意思是要追他们,这几百万两的金银,岂不是白白lang费了!”

“你?取回这些金银对你应该不是问题吧?况且金银对你有意义吗?”袁心怡说道:“为了这点金银,放过大敌,可不应该!”

朱由崧摇摇头,说道:“金银对我没有意义,不过我们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三艘船沉下来,先把他们拖回港口吧,至于徐鸿儒……”

朱由崧轻蔑一笑:“一个丧家之犬,在我看来,还是比不上这些金银的,我采集金银虽然容易,不过还是要动用飞船!而且辽东,我迟早是要解决的,我看他还能跑到哪里去!”

此时在海军陆战队的内应之下,很快就铲除了城门之处的土石,打开了城门,十万京营进入京城之后,马上就宣布了戒严,在各处张贴出了告示,并且通过扬声器向全城宣布,一个时辰之内绝对不允许任何人都留在街道上,所有人必须回家,或者进入建筑物内,否则杀无赦。

此时这也是维持治安的必须措施,毕竟朱常洛死后整个北京城都选入了无政府状态,很多混混闲汉开始浑水摸鱼,那些高门大户,都有自己的护院家丁,他们不敢上门,反而是那些有些收入的中产阶层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几个入室抢劫**女子的家伙,被阎应元带领的军队逮住就是一颗子弹,没有任何审判,不过他们手中的利刃和身上的财物,已经足以证明他们所作的事情,也不需要审判,此时必须要以最冷酷的手段,将这些人镇压下来。

朱由崧从天津乘船来到北京之后,内阁六部都已经恢复了正常,各地的馆驿也正常运行,公文投递也十分顺畅,这让朝廷和百姓的损失降到了最低,而朱由崧还在南京放了十万京营士兵,也保证了南方的稳定。

北京城稳定之后,接下来要做的自然是迎回万历皇帝,不过万历皇帝似乎是被南京那六朝金粉迷住了,并不想回到北京,这让方从哲他们可是吓坏了,难道万历皇帝不满意他们在这次宫变当中的表现,要迁都南京,要知道在南京可是有另外一套六部班子,迁都南京之后,他们还不能保证自己的地位,都两说着呢!

朱由崧对万历皇帝的表现,却也能够理解,毕竟万历皇帝年纪大了,朱常洛都死在了他的前头,而且并非是死于非命,只是元气耗尽而已,他不愿意回到北京,就是不愿意见到那那个死去的长子,第二则是怕旅途颠簸,反而不长命,面临长江的南京,环境要比风沙雪漠的北京好得多,也更适合养老,况且现在内阁和议会几乎将他们皇帝的所有权力都给囊括了,唯一留下的也只是枢密院兵权而已,枢密院现在都在朱由崧的掌控当中,她回来了也无所事事。

而万历帝也很快派遣成敬,向北京众臣传来了旨意,由立福王朱常洵为太子,不过朱常洵也不打算会北京,反而将正妃邹氏接到了南京,倒是有在南京皇城里过日子的打算,这就更让北京群臣着急了,现在的皇帝喜欢上了南京,难道下任皇帝还喜欢南京,这不是非迁都不可吗?

好在旨意上,奉朱由崧为皇太孙,奉命监国,统筹一切军国大事,这才让方从哲等人放心下来,只要有皇太孙在,就不会有问题,毕竟皇帝、太子肯定没有皇太孙更有前途。

在北京,朱由崧并没有搬进那广阔的紫禁城里,那里面太空荡了,而是住进了枢密院当中,对于这件事情,群臣也并没有反对,毕竟宫里说不定还有忠于太子的人,或者还有白莲教的余孽,住进宫里反而不安全。

对于太子的处置,既然太子已经死了,也就不了了之,毕竟大明朝有藩王造反,却还没有太子造反的事情发生,也没有先例可循。然而朱由校和朱由检却在今天被带到了朱由崧面前,按照内阁的处理意见,是削籍为民。

“皇兄,对于这个,你怎么看?”朱由崧拉着朱由校坐到藤椅上说道。

朱由校摇摇头说道:“皇兄这两个字,以后就不必说了,殿下!”

对于朱由校的冷淡,朱由崧却不以为意:“那好,我就叫你大哥吧,民间不都这么叫嘛!你不一直想要造出真正的钢铁战船吗,那就去威海卫吧,那里会兴建一座新的造船厂,专门生产蒸汽船,如果你想的话,可以在那里学习造船知识,造出万吨巨轮来!”

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

在威海卫建船厂,是朱由崧深思熟虑的结果,首先他在北方,而且不是开放的钢口,不容易技术泄密,另外则是材料问题,威海卫建成大港之后,可以从北海和唐山运输需要的钢材,还可以从日本和辽东进口需要的木材,再加上水深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