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同为成教自考人”的戚戚共鸣,油然而生。
……
回府后,刘备谦让了一番,四人分宾主坐定。
张飞慢吞吞地起身拿酒,却被关羽抢先,亲自给刘备和李素斟满一大漆碗。
酒水清冽,这还是李素穿越后第一次喝到酒,入喉时觉得绵密细润,估计有接近二十度,心中微微赞叹。
这种清酒其实叫“中山冬酿”,在汉末是很有名的。当世大儒郑玄在注释《周礼·天官·酒正》时,解释什么是“清酒”,就以此举例:“清酒,今中山冬酿接夏而成”。
其他郡产的浊酒、黄酒,酒精度数可能也就十度以下。在没有蒸馏的时代,中山冬酿已经算很好的高度酒了。(蒸馏后估计就是衡水老白干)
“好酒。”李素喝完,忍不住赞叹了一句。
刘备见他对酒很满意,也放下漆碗,趁机双手扶膝、郑重问道:“先生,督邮此番托病、不许我等陈情,不知究竟何故?备自问为官与民秋毫无犯,地方肃然。纵然是因军功得官,但到任两年、政绩已足以自明,心中实在不甘。”
第003章什么?州郡两级领导都是反贼?
刘备的问题,李素心中当然早有答案。
但,江湖不是打打杀杀。
江湖是人情世故。
最忌讳的就是交浅言深。
否则你就是说了,别人也不信啊。
所以,李素必须先铺垫一下背景和情绪,让刘备自己潜移默化形成“张纯和督邮确实有对朝廷不满的动机”的印象。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玄德公,有些话,作为督邮书掾,本不当对外人讲。但我不忍见玄德公这样赤心忠于朝廷之人,被小人构陷,才不得不说。一会儿无论听见什么,还望玄德公为我保密。”
“你我一见如故,先生高义,备岂有出卖朋友之理,出君之口,入备之耳,再无第五人知晓。”刘备理所当然地打包票。
出来混的,不能卖线人,这是基本职业操守。
刘备有此承诺,基本上也就堵住了他和督邮对质的可能性。
李素点点头,这才放心地继续说:“那玄德公可知,此番朝廷沙汰冀州军功官员,起因为何?为何贾刺史一到任就立刻动手?去年暴毙的前刺史王芬,玄德公又有多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