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国在一旁默然不语,内心越发感动。
以贾芸之能和影响力,并不会这么无聊提前市恩两个举人……
别说二人现在只是举人,便是进士,贾芸也完全够格分庭抗礼了。
史玉瓒这种浙省小名士,可以算半个举人身份。
贾芸这种即将声闻全国,并简在帝心的名士,身份已经在普通举人之上了。
就算进士官绅与之交结,也是要平等相待,而不会将贾芸视为普通人。
最不济,贾芸也有五品捐官,四品冠带,加飞鱼吉服……
这些加在一起,若是在山东地方上,知府也得平等相交。
眼前这些礼物,最少值大几百两银子。
王安国和刘统勋要办文会,要拜一些同乡长辈大佬,这一下不必空手去了,办文会的底气也是充足许多。
人家费这么多心思,就为了拉拢示恩两个举人?
大可不必。
只能说贾东主为人真的仁厚。
两个举人对视一眼,都明白对方心思。
今科得中最好,若不中,也不必回乡了,继续来书局替贾东主效力,一边工作,一边继续打磨文章,等下一科的会试便是。
……
贾芸今天不及给两个举人送行,他确实是真有事。
这段时间,贾芸先摆平了刘景云等人,接着又狠扇贾珍狗脸,暂且是没有了什么隐患。
后顾之忧肯定是有,但暂且不必多管。
自有御笔和冠带,吉服赐下后,明里的觊觎肯定是没有了。
但代之而起的肯定是更严重的东西。
皇帝还远不是一手遮天的真正帝王。
身后还有太上皇景和帝掣肘。
兵权还在景和一脉。
朝堂内阁基本上也全部是景和年间的旧臣。
只有地方上有一些隆正帝在藩邸时的旧人,也就是这几年陆续调整到封疆大吏的职位上,距离成为内阁大学士或部堂高官,还有待时日和契机。
要不说,贾芸一篇文章加上点名贪官令隆正帝如获至宝。
这就是皇帝梦寐以求的最好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