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网络红楼文 > 第161章 转折(第3页)

第161章 转折(第3页)

贾记车行的运输能力早就深入人心,所有人都知道,贾环的车队论运输能力,能把大周的户部和地方官府甩开一百条街。

就如吴天佑说的那样,要是送二十万石粮到前线,最少得准备二十万壮丁,由各府,县,紧急征发徭役。

然后这些壮丁用独轮小车和扁担当挑夫,将粮食送到前线。

从京城到喜峰口,经遵化,抵三屯营的线路有三四百里远,虽说道路条件不差,但还得从南边各府县征发人手。

这就又上去二百里路。

六百里路,这些民夫一天最多走三四十里。

挑着二百斤的重物,能走这个距离就是打宽了算的,正常一天走二十里就不错了。

这些民夫也要吃东西,也就是说要算上民夫十几天的粮食消耗。

如果用骡马,还要算上马草豆料。

这一算不得了,时间,物资消耗都是成倍增加。

而如果用贾记车行的重型马车,一车拉五十石,千辆大车就是五万石多,加上超两千辆的轻型马车,一车也能拉二十多石,车队一次出发,三天之内就能把十万石的补给送到位。

再多跑几趟,不超十天功夫,二十万石粮和不少军需补给都能补给到位。

军情紧急,虏情如火。

按军事角度,国家社稷角度,隆正帝这么回护贾芸,诚属不智。

最不济也要征调车行,事后给一些运费便是。

吴天佑估计,皇帝应该是做的如此打算。

这肯定没有户部征调,统筹管理更好!

哪怕事实恰恰相反,他也得坚持这个说法。

不然的话,这一次户部要和贾家一起出乖露丑了。

“不必多想。”隆正帝瞟了吴天佑一眼,再看看蠢蠢欲动的智郡王,显然这位也想出来说话,坐实隆正帝回护心腹,不顾大局的昏聩……

拦住吴天佑后,隆正帝立刻道:“贾芸公忠体国,早就和内府商议好了,京师戒严期间,贾记车行与内府合作,内府也有车队,与贾记车行一起向前线送粮,一应费用,到时候找户部报销便是。”

吴天佑这才彻底明白!

原来是贾记和内府谈好了!

内府制度也是根据秦汉的少府而来,更是因为前明的太监势力太强,大周有意削减了太监的权力。

原本的十二监四司八局二十四监司衙门全部取消。

太监最多只能是四品各宫的都总管,只能管各宫的内事,外事一律不得与闻。

虽然戴良等权阉依附皇权,照样能在外吃拿卡要,大发其财。

但论权势风光,和前明是真没得比了。

前明的司礼监是小内阁,与大学士分庭抗礼,甚至明中期之后形成制度,国家大事,需要司礼和内阁会议决定。

双方彼此对座,内阁大学士称司礼太监为“老先生”,而司礼太监们称大学士为“老师傅”。

这称呼有些古怪,但确实是史书记录。

御马监掌握内廷四卫,负责宫城防御。

明末著名将领黄得功,就是出身御马监四卫。

东厂对应锦衣卫,除了嘉靖帝时期,东厂被锦衣卫压制,此外二百多年,就是东厂压着锦衣卫,锦衣卫是东厂副手。

此外都知监,内官监,司设监,御用监,神宫监,尚膳,尚宝,印玺监,直殿监,尚衣监……几乎是涵盖了皇城和皇帝的方方面面。

四司是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

八局是兵杖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织局,酒醋局,织染局等八局。

衣食住行,乃至兵甲银两都是包含在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