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重生之大明蓝玉 > 第18章 老朱的初步认可(第1页)

第18章 老朱的初步认可(第1页)

此时的乾清宫内,朱元璋与马皇后正在用午膳。近来朝事繁忙,难得有这样清闲的时刻。正说着话,内侍匆匆而来:"陛下,太子殿下命奴婢前来,禀报今日蓝斌教导皇长孙的情形,还有一事需请示陛下。"

朱元璋放下筷子:"哦?且先说说,这蓝斌是如何教导雄英的?"

内侍将蓝斌教授射箭的经过,以及那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五一十地转述了一遍。又道:"皇长孙深感蓝公子见解非凡,想请蓝公子每隔几日就来东宫教导躬事之理。太子殿下命奴婢来请示陛下。"

朱元璋听完,让这个内侍到殿外等候,然后捋着胡须沉吟:"此子见解不凡。这般务实之道,倒与咱平日所求不谋而合。"

"此话怎讲?"马皇后在一旁问道。

"你想啊,"朱元璋笑道,"他不是教雄英那些虚头巴脑的大道理,而是从一把弓箭入手,由浅入深,切切实实地教了个做事的方法。这哪里是在教射箭?分明是在教为政之道!发现问题、找准症结,这不正是治国理政的根本吗?"

马皇后微微点头:"确实,这孩子的转变令人刮目相看。不过。。。。。。"

"妹子有什么担忧?"朱元璋察觉到马皇后的迟疑。

"这转变来得太突然了。"马皇后缓缓道,"前些日子还是个顽劣不堪的孩子,怎么一下子就变得如此通透?"

朱元璋轻轻颔首:"也不必过虑。人心易变,性情难改。这孩子能在短时日内有此转变,想必是早有根基。蓝玉虽常年在外征战,但对这个独子的教导却是用了心的。况且军门子弟,最重实效。这番见解,倒也不算出人意料。"

"那倒是。"马皇后也笑了,"蓝斌这番教导当真用心。他不是直接告诉雄英该做什么,而是引导雄英学会发现问题、思考对策。雄英能想到为你和太子改进椅子,既是他的孝心,也是蓝斌善于启发的功劳。一个善于教导,一个勤于求学,倒是难得的相得益彰。"

"对啊,"朱元璋点头道,"这才是最难得的。不是那些空洞的说教,而是实实在在地想办法解决问题。这孩子,有点意思。"

马皇后见朱元璋如此说,也放心了几分:"那就继续看看他的表现吧。只是雄英要请他每隔几日来东宫教导,此事你看如何?"

朱元璋略作思量:"雄英既然想学,那就让他学。年纪虽小,却知道要向贤能之人求教,这份心思难得。"顿了顿,又道,"况且蓝斌若真有这般才智,让他时常教导雄英也好。既是表舅,又结下师生之情,还有真才实学,日后未必不能成为雄英的得力助手。"

待二人说完,朱元璋将内侍唤进来:"你回去告诉太子,蓝斌这孩子近来的表现,朕很是满意。这套教导大孙的方法也很是妥当。至于每隔几日来东宫教导之事,朕准了。不过要告诉太子,让蓝斌常来教导是好事,但也要把握分寸,不可耽误了雄英的功课。"

内侍领命,回到东宫后将朱元璋的话转告给朱标。朱标听完,不觉莞尾。父皇历来最重实干,最厌虚言。蓝斌这番实在劲儿,倒是投了父皇的胃口。如今父皇又准了让蓝斌常来东宫教导,看来这孩子确实深得父皇赏识。

朱标随即命人告知朱雄英这个好消息。得知皇爷爷同意了请求,朱雄英欢喜不已。

而此时的蓝府内,蓝斌正独自坐在书房中,不断思索着朱雄英在前世的离世之谜。思考了一下午,他依然没有头绪。

夜色渐深,宫中华灯初上。太子妃寝宫内,烛火摇曳。

"母亲,孩儿心中不安。"朱允炆坐在榻边,神色忧虑,"下月朔日朝会,皇爷爷就要立兄长为太孙了。这样一来,孩儿怕是再无机会了。"

吕氏轻轻抚摸着儿子的后背:"允炆,你要明白,这世上的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表面上看,你大哥确实占尽优势。不仅有太子嫡长子的身份,如今又有蓝府的鼎力支持。"

"是啊,"朱允炆叹息道,"今日见那蓝斌教导兄长,不仅箭术精湛,言谈间更是处处显露不凡。就连父亲也很是赞许。"

吕氏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蓝斌此子确实不简单。他突然改变性情,处处讨好你大哥,无非是在为整个蓝府铺路。听说蓝玉在军中已经渐渐成了新生代将领的领军人物,他这是要让军方早早就和你大哥绑在一起啊。"

"那。。。。。。那孩儿岂不是更没有希望了?"朱允炆越发沮丧。

吕氏却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傻孩子,你只看到眼前,却没看到将来。你可知蓝玉是什么样的人?骄横跋扈,目中无人。他手下那些将领又如何?不过是一群只知道打打杀杀的粗人罢了。"

"母亲的意思是。。。。。。"朱允炆眼前一亮。

"皇上最恨什么?最恨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目无君上的臣子。"吕氏压低声音,"蓝玉和他手下那群人,哪个不是这样?等天下太平,战事平息,你以为皇上会容许这些骄兵悍将继续嚣张下去吗?"

朱允炆若有所思:"所以母亲是说,这些勋贵将领迟早会。。。。。。"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个道理,你难道不明白吗?"吕氏意味深长地说道,"等到皇上收拾这些勋贵的时候,与他们走得太近的人,又怎么可能独善其身?"

"母亲是说,大哥因为和蓝府走得太近,到时候也会受到牵连吗?"朱允炆声音有些发颤。

"正是。等到皇上清算这些骄横跋扈的勋贵时,你大哥与勋贵集团走得太近,怕是就与大位无缘了。"吕氏正色道,"你要专心读书,多接触那些文臣名士。乱世用武将,治世用文臣。等天下太平,皇上必定会重用文官。你若能得到文官集团的支持,未来未必没有机会。"

"孩儿明白了。"朱允炆郑重地点头,"从今往后,孩儿一定要更加用功读书,广交文臣,为将来做准备。"

"这才是为娘的好孩子。"吕氏欣慰地摸着儿子的头,"记住,眼下不要与蓝斌他们起冲突。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但要时刻记住今晚母亲的话。"

"好了,时候不早了,你该去休息了。"吕氏站起身,温柔地抚摸着儿子的头。

待朱允炆离去,她独自坐在榻上,神色渐渐变得复杂。"允炆啊,傻孩子。。。。。。"她轻声叹息,"大位之争,又岂会这么简单。为娘不忍心掐灭你内心的希望,才不得不说那些话,让你以为还有机会。。。。。。"

她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眼神渐渐变得冰冷:"不过没关系,"她轻声自语,"没有机会可以创造机会,为娘会帮你创造好机会的。朱雄英终究只是个八岁的孩子,人世间变数太多,谁又能保证他一定能平安长大成人呢?"

她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月色,眼神愈发阴冷。朱雄英。。。。。。她在心中默念这个名字。这深宫之中,向来不缺意外。只要计划周密,时机得当,再天才的孩子也抵不过一场无声的变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