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支明军不断登岸,很快就在滩头站稳了脚跟。傅友德亲自指挥大军在滩头列成严整的阵势,前排长矛手如铁壁般巍然矗立,后排弓箭手个个引弓待发,整个军阵气势如虹,处处显露出这支大明精锐之师的无敌锋芒。
明军之所以能够如此轻易渡过白石江,全赖沐英的一着妙棋。他在寥廓山的疑兵之计让达里麻完全误判了战局,以为明军主力已至山中,遂命后军为前,重点防备寥廓山一带,致使白石江防务形同虚设。更妙的是,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雾遮蔽了视线,等元军发现明军主力时,后者已经渡过大半江面。猝不及防之下,元军根本来不及调兵遣将,只能眼睁睁看着这支精锐之师在滩头站稳脚跟。
这支久驻云南的元军,早已不复当年大漠铁骑的威风。在这潮湿闷热之地蛰伏多年,他们失去了草原上的风沙雨雪磨砺,那份纵马驰骋的血性渐渐被安逸的生活消磨殆尽。骑术日益生疏,马上飞箭的本领更是十不存一。昔日那支让中原闻风丧胆的大元铁骑,如今在明军面前已经沦为了二流军队。
这时元军才从慌乱中回过神来,仓促组织起防御。但久居云南的安逸已经消磨了他们的战斗意志,面对气势如虹的明军,他们的抵抗显得软弱无力。一轮冲锋过后,元军的防线就被蓝玉率领的精锐撕开了一道巨大的缺口。
战场上顿时血肉横飞。蓝玉亲率的明军精锐像一把锋利的尖刀,切入敌阵。小兵王三正要挥刀砍杀,胸口却被敌军长矛贯穿。
他想起了临行前老娘的叮嘱,要他一定平安回家,一股悲凉涌上心头,这两年当兵,好歹能给家里寄些银子,如今却要老娘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他强撑着最后一口气,抱住敌军的长矛,让战友有机会砍杀对手。长矛刺入血肉的闷响,利刃砍断骨骼的脆声不绝于耳。
有的元军士兵被长矛贯穿,双目圆睁,不可置信地看着自已胸前涌出的鲜血;有的被大刀劈中,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就被斩成两截;更多的人在慌乱中被乱军踩踏,发出凄厉的哀嚎。
明军的弓箭手列阵射击,密集的箭雨笼罩了战场。老卒张四已在军中十余年,见惯了生死。但当他看见身边那个总是叫他"张叔"的年轻小伙被敌人大刀劈倒在地时,仍忍不住红了眼眶。小伙子才十八岁,正是好年纪,昨晚还在谈论胜利后回家成亲的事。张四咬紧牙关,挥刀向敌军砍去,为战友报仇。
可眼前的战况却愈发惨烈,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有的被敌军的箭矢射穿咽喉,有的被射瞎双眼,在地上痛苦地翻滚。箭矢破空的尖啸声中夹杂着双方将士的惨叫。有的箭矢贯穿了头颅,有的射穿了咽喉,更多的是将士兵钉在了地上。浓雾中到处都是飞溅的鲜血和残缺的肢体,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一个年轻的元军小将拼命想要重整队伍。"列阵!"他声嘶力竭地吼道,却见身边的士兵一个接一个倒下。有人双手捂着被长矛刺穿的腹部,肠子流了一地还在痛苦地挣扎;有人被箭矢射中了眼睛,捂着血肉模糊的面孔在地上打滚;更多的人在混乱中被自已人的马蹄踏碎了胸膛。这位小将正要再次呼喊,一支流矢已经穿透了他的咽喉。他张着嘴,吐出大口鲜血,看着自已的部下在恐惧中四散奔逃。
浓雾中到处都是飞溅的鲜血和残缺的肢体,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无论是明军还是元军的阵地上,都铺满了残肢断臂和破碎的铠甲,双方将士的鲜血混合在一起,将白石江畔变成了一片修罗场。这场惨烈的厮杀中,胜利者和失败者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留下的只有满地的尸骸和不绝于耳的哀嚎。
眼见已方军队已有溃败之势,达里麻立即调集兵力想要堵住缺口,力图稳住战局。可是为时已晚,傅友德已经指挥大军从缺口处源源不断地涌入。
这支训练有素的明军在傅友德的调度下,动作整齐划一,进退有度,很快就在元军的阵地上展开了,像一张大网般将元军困在其中。
军心已失的元军在这严密的合围之下再无还手之力,达里麻只得率领残部且战且退,向着寥廓山方向突围而去。
就在此时,沐英的号角声从寥廓山方向悠然响起。原来在明军主力强渡白石江、吸引达里麻注意力之际,傅友德已悄然派出一支偏师,从上游渡江增援寥廓山上的明军。此刻沐英率领这支偏师适时杀出,截断了元军退路。
至此,这支元军已经陷入了明军的重重包围之中。达里麻虽然奋力冲杀,试图突围,但在明军潮水般的攻势下,终究抵挡不住,最后被乱军围住,不得不放下兵器投降。
激战过后,达里麻被明军生擒,其麾下两万甲士和万匹战马尽数为明军所获。白石江畔横尸遍野,绵延数千米,元军至此全军覆没。明军乘胜进军,占领了云南曲靖。
这场惨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昆明。一个满身血污、风尘仆仆的士兵闯入大殿,"咚"的一声跪倒在地。他是达里麻帐下的亲兵,在乱军中侥幸逃生,马不停蹄地赶回昆明报信。此刻他跪在地上,汗水和泥土混在一起,顺着脸颊滴落。
大殿内一片死寂,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梁王颤抖着手接过战报,目光在纸上逡巡:大军全军覆没,达里麻被俘。那支驻守在白石江的精锐部队,是他最后的依仗,如今却已荡然无存。
"召集大臣议事!"梁王的声音嘶哑却依然威严。
烛火摇曳的大殿内,几位心腹大臣低着头。一位年迈的大臣开口道:"王爷,不如现在派人去向朱元璋请降?"
听到属下说起请降,梁王不禁想起七年前那一幕。朱元璋派来的使臣王袆站在殿前,提出愿意让他保留元代旧封和待遇,只要归顺大明。他当时几乎要心动了,但北元的使者突然闯入大殿,逼迫他交出王袆。王袆慷慨赴死,至死都不肯屈服。后来朱元璋又派来吴云,结果依然被北元使者所杀。
"请降?"梁王凄然一笑,"七年前,朱元璋愿意让我保留元代的封号,让大理段氏保持国王之位。可我呢?我亲手断送了这条生路。王袆、吴云的人头至今还挂在城头,朱元璋会饶过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