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整个大殿的气氛顿时为之一松。朱元璋紧绷的面容舒展开来,一把抓住马皇后的手:"妹子,雄英有救了!"马皇后早已喜极而泣,连连点头,抹着眼泪又笑又哭。朱标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走到床前轻轻抚摸着儿子的脸庞,眼中满是慈爱。众太医见状都如释重负,悄悄擦去额头的冷汗,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唯有吕氏立在阴影处,脸色阴晴不定,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袖。
见到药效开始显现,蓝斌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方才虽然豁出性命来担保,但内心深处也是提心吊胆。如今见安宫牛黄丸果然奏效,他不仅为朱雄英转危为安而松了口气,也暗自庆幸自已捡回了一条命。
沐风又仔细检查了朱雄英的其他症状,确认无其他异常后,恭敬地向朱元璋禀报:"回禀陛下,殿下已经开始好转,这安宫牛黄丸需每日服用一次,直到热退为止。另外,为防药性相冲,之前的药不要再用了。"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略显平静的面容,沉声道:"既如此,蓝斌和沐风就在这里守着。其他人都退下吧,别打扰了雄英休息。标儿,你和太子妃也去歇息吧。"
"父皇,儿臣不累,想在此守着雄英。"朱标上前一步,神色恳切。
"是啊,父皇,"吕氏也连忙道,"臣妾也想在此照看雄英。"
朱元璋摆摆手:"标儿,国事繁重,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你来处理。这里有我和皇后看着就够了。太子妃,你带着太子下去好好休息吧。"
朱标听出父皇语气中的深意,想必是有要事要与蓝斌和沐风商议,不便让自已知晓。他与吕氏对视一眼,躬身行礼:"儿臣告退。"
"臣妾遵旨。"吕氏随声应道。
众人纷纷退出,殿内只余下朱元璋、马皇后、蓝斌和沐风。吕氏退出大殿时看似镇定,但垂在袖中的手却悄悄攥紧。这一切明明做得滴水不漏,怎会突然横生变故?她强压下内心的慌乱,暗自宽慰:不过是个巧合罢了,断不会有人发现真相。
待殿内只剩下几人,朱元璋才开口问道:"方才你说要等事后详述救治雄英的缘由,现在可以说了吧?"
沐风识趣地道:"陛下,娘娘,草民想去殿外等候,若有急事唤草民即可。"
"去吧。"朱元璋点头应允。
殿中只余三人,蓝斌正色道:"启禀陛下、娘娘,小臣冒死营救殿下,实有三个原因。"
"说。"朱元璋神色肃然。马皇后也凝神静听。
"其一,乃是于私,"蓝斌道,"殿下的安危关乎蓝府存亡。蓝府与殿下有血缘关系,是殿下最忠实的拥护者,殿下也是蓝府最强大的靠山。若殿下有何不测,朱允炆登基。。。。。。"
朱元璋目光一凝。马皇后闻言,下意识地握紧了朱雄英的小手。二人都明白,若真如此,朱允炆与蓝府无有血缘,再加上蓝玉那般嚣张跋扈的性格,断不会认可一个非常氏所出的皇帝,到时蓝府必有覆灭之危。
"继续。"朱元璋沉声道。
"其二,小臣有一个理想,"蓝斌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也是沐先生问小臣为何要趟这趟浑水时的回答。小臣深知,唯有依靠殿下,才有可能实现这番抱负。"
"想不到蓝家的小子,竟有这般志向。"朱元璋暗自点头。马皇后也微微颔首,对蓝斌越发满意。
"那第三个原因呢?"朱元璋和马皇后几乎同时问道。
蓝斌深吸一口气:"第三,殿下的病重绝非意外。殿下于小臣虽无师生之名,却有师生之实。小臣既已察觉蹊跷,又有救治的希望,若是视而不见,良心难安。这才是小臣愿意以死相搏的缘由。"
朱元璋听罢,双目中怒火喷涌,咬牙切齿道:"是谁,是谁要害咱的大孙?"马皇后脸色也变得铁青,紧紧抓住朱元璋的手。
"小臣不敢妄言,"蓝斌恭敬道,"相信以陛下和娘娘的圣明,应已心中有数。"
朱元璋与马皇后对视一眼,冷哼一声:"这事你就不必管了,咱自有处置。"
蓝斌连忙叩首:"多谢陛下、娘娘体恤,小臣感激涕零。"顿了顿,又道:"小臣还有一事相禀,请陛下、娘娘赎罪。"
"何事?"朱元璋问道。
蓝斌深吸一口气:"安宫牛黄丸并非沐风潜心研制。小臣之所以让沐风如此说,实是事态紧急。若说此方是小臣偶然所得,恐怕会横生枝节,耽误殿下救治。以沐风之名,更易取信于陛下。"
"大胆!这是欺君之罪,你可知罪?"朱元璋声音陡然严厉。
"重八,"马皇后忙道,"你想想当时情形。若蓝斌说这药方是他偶得,以你的性子,怕是要追根究底,如此必然耽误救治。他此举也是无奈,为的就是避免延误时机。"
"小臣正是此意。"蓝斌叩首道,"多谢娘娘明察。"
朱元璋听了马皇后之言,怒气渐消。细想之下,确实有理。大孙病危,分秒必争。若蓝斌说出实情,自已定会起疑,追问药方来历。如此一来,必然贻误救治。说是沐风所制,反倒省去许多周折。虽是欺君,却也是为救大孙不得已而为之。更何况蓝斌一片赤诚之心,实属难得。
"罢了,"朱元璋缓缓道,"此次情有可原,下不为例。"
马皇后闻言暗自松了口气。虽然蓝斌此举情有可原,但欺君之罪终归是大罪。还好重八能想通其中缘由,否则这孩子一番救人的善意反倒要惹祸上身。
蓝斌心中也是一松。方才说出实情时,他也是提心吊胆。欺君可是诛九族的大罪,纵有苦衷,万一陛下不肯谅解也是死路一条。幸得娘娘解围,陛下明察。
"多谢陛下宽恕,多谢娘娘维护。"蓝斌再次叩首,声音中带着深深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