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思索片刻后,认真地点点头。天资聪颖的他虽然年纪尚小,但已经大致理解了这其中的道理。
看着朱雄英理解了自已的讲解,蓝斌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既然殿下已经明白了这个方法,不妨我们找个实际问题来练习一下?殿下日常可曾发现什么不便之处,需要改进的地方?"
朱雄英略作思索,忽而正色道:"说起来,我倒是注意到一件事。皇爷爷和父亲每日都要批阅大量奏折,往往一坐就是整天。每次下朝后,我去找父亲说话,总见他疲惫地按着腰身,面露倦容。皇爷爷也是如此,皇奶奶常常要为皇爷爷按摩舒缓腰背的疲乏"
"这确实是个值得解决的问题。"蓝斌赞许地点头,"殿下能想到这一点,说明殿下至纯至孝,心中时时刻刻都在惦记着陛下和太子殿下的辛劳。那依照我们方才讨论的方法,殿下觉得应该从何处着手改进?"
"我想想。。。。。。"朱雄英蹙眉沉思,"既然是坐着不舒服,那问题应该出在椅子上。我自已读书时也常觉得坐久了腰酸背痛,想必皇爷爷和父亲批阅奏折时更是如此。"
蓝斌欣慰地看着这位年幼的皇太孙,问道:"那殿下以为,现在的椅子为何会让人坐着不舒服呢?"
朱雄英眼前一亮:"表舅,我想到了!就像弓箭上的引导纹是根据人手最舒服的握姿设计的,现在的椅子之所以不舒服,想必是因为没有考虑人体最舒适的坐姿!"
"说得好!"蓝斌赞叹道,"殿下一下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解决的就是:什么样的坐姿才是最舒服的?"
"这个。。。。。。"朱雄英有些为难,"我倒是不太清楚。"
蓝斌温言道:"不妨这样,殿下可以多留意观察。比如看看人们坐着的时候,腰背是怎样的姿势,双腿又是如何放置的。再比如,哪种姿势能坐得时间长一些而不觉疲累,哪种姿势容易让人腰酸背痛。这些都是很好的参考。"
"原来如此!"朱雄英恍然大悟,"就像表舅研究弓箭时那样,先要仔细观察,找出问题所在。"
"正是。"蓝斌点头道,"殿下要记住,找到问题、发现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我们刚才说的,要先知道握弓为什么难,先知道现在的椅子为什么不舒服。只有找到了问题,才能有明确的改进方向,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至于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以及将方法变成实物,这些都可以交给擅长的人去做。"
"就拿这把弓箭来说,我之所以参与设计改进的思路,是因为时间紧迫,再加上我本就有了具体的想法,由我来设计能更快地完成。但假设我没有参与设计,单凭永昌侯府的力量,召集大批能工巧匠,许以重赏,用上半年、一年的时间,同样也能制作出这样一把改良的弓箭。"
"最后,殿下一定要学会验证改进后的效果好坏。这样既能确保问题真的得到了解决,也能避免被人蒙骗。就像这把弓,我们很容易就能通过实际射箭来检验它是否真的更容易掌握、更适合练习。但是很多其他的事情就不那么容易验证效果了,这也是殿下日后需要多加思考的地方。"
朱雄英若有所思:"表舅的意思是,我们研究椅子的时候,只需要找出问题所在,就可以将解决问题交给别人去做了?"
蓝斌答道:"正是如此。日后殿下必定日理万机,不必事事躬亲。发现问题后,可以让专人去研究最舒服的坐姿,再让能工巧匠将这些特点体现在椅子上。殿下要做的,就是确保整个过程不偏离解决问题的方向,最后再验证新椅子是否真的让人坐着舒服。不过现阶段,我倒是建议殿下多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以殿下的聪慧,若能深入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日后遇到类似情况时,必能想出更好更快的解决方案。"
蓝斌继续道,"殿下研究椅子时,虽然可以交由他人去做,但也该多了解一下整个过程,了解人体最舒服的坐姿是如何研究出来的,又是如何将这种坐姿的特点体现在椅子上的。这些事情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就拿这把弓箭来说,我虽然画出了设计图,但要将图纸变成实物,却是困难重重。若不是几位老匠人技艺精湛,光凭图纸是万万做不出这般精妙的弓箭来的。"
"我懂了!"朱雄英眼睛一亮,"最关键的是发现问题,知道改进的方向,然后要能判断出改进后是不是真的解决了问题。至于中间探究改进思路和将思路变为实物的制作过程,能知道大致原理,能够把握住改进方向即可,不必事事亲为。不过眼下我正是学习的时候,多参与到整个过程中去,对我来说大有裨益。"
蓝斌见朱雄英一点就透,不由欣慰地道:"殿下理解得极是。"
"是表舅教导有方。"朱雄英笑道,"那我这几日就按照表舅说的方法,着手改进椅子的事。"
"既然殿下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不妨继续练箭。"蓝斌拈起一支箭递了过去。
接下来的时间里,朱雄英在蓝斌的指导下不断进步,箭法越发精进。不知不觉已近午时,东宫内侍匆匆而来:"皇长孙殿下,午膳已经备好了。"
"蓝斌,留下用膳吧。"太子朱标适时从书房踱步而来。朱雄英和蓝斌见太子驾到,连忙转身施礼:"父亲。""太子殿下。"
"平身,不用多礼,"朱标含笑道,"方才听内侍说,雄英今日学得很是认真,本宫也想听听你今日学到了些什么。"
"多谢太子殿下厚爱。"蓝斌恭敬答道。
朱标微微颔首,随即领着众人往膳堂去。抵达时,太子妃吕氏已在堂中等候,身旁站着她所出的朱允炆。朱雄英的胞弟朱允熥也由乳母带到,他是已故太子妃常氏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