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天壤之中 > 第130章 安阳对峙(第1页)

第130章 安阳对峙(第1页)

在野王完成兵力调配后,王凝之带着新老各半的一万洛阳军进入太行陉。

经历上次被洛阳军劫掠后,燕人在太行陉之外、通往高都的路上设置了数道关卡,所以洛阳军刚进入上党境内,便被守军发现了。

王凝之对此早有预料,率军大摇大摆地来到高都城外,安营扎寨。

同样的法子,不可能在同一座城使用两次,敌人又不是傻子。

高都城是上党的南大门,百姓全都被劫走后,邺城再次派出三千人镇守此地,慕容垂接手上党郡之后,没有对这里做出调整。

王凝之在三国交界处的名声可不太好,相邻的郡县都被他偷袭过,大家很难不保持警惕。

洛阳军兵临城下后,邓遐带着三千人在高都县城周围勘察,王凝之待在大营,指挥军士上山伐木,打造云梯和冲车。

相较于眼前戒备森严的高都守军,王凝之的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桓温的北伐大军上。

四月末,五万荆州军在汲郡登陆,乐安王慕容臧和下邳王慕容厉仓促率两万燕军,在汲县附近与桓温的先锋朱序交战,不敌败退。

桓温率大军顺利进驻枋头。

枋头得名于曹操,他在进攻袁尚的邺城时,在淇水的入河口用巨大的枋木做堤坝,使淇水进入白沟,增强水运能力,所以这个淇水与白沟的交汇之地被称为枋头。

不过曹操的事有些久远了,枋头目前的名声,来自于这是氐族苻氏的龙兴之地,苻坚的祖父苻洪曾在枋头经营十八年,枋头集团是前秦建国的基础力量。

到了后世,枋头的这两个典故被提及的慢慢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桓温的一次大败,但其实桓温在枋头只是对峙,他被慕容垂和慕容德偷袭,是发生在河南境内,距枋头几百里外的襄邑(今商丘市睢县)。

五万北伐军到了河北后,桓温命朱序和毛虎生等人率军攻打汲郡和魏郡的南部县城,慕容臧败退后,各个县城失去抵抗意志,纷纷投降。

桓温率军继续北上,抵达安阳,距离邺城仅一步之遥。

在这里,桓温遇上了慕容评亲自统帅的十万大军。

慕容暐将邺城的燕军主力交给了这位太傅,让他抵抗势如破竹的桓温大军。

慕容评年迈,早已不复年轻时征战四方的豪情,这些年专注于权力斗争,慕容恪死后,更是风光无限,大权独揽,沉醉其中。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慕容评的治军能力和眼界还在,十万燕军精锐背靠洹水,列阵安阳,阵容齐整,等着桓温来攻。

桓温带着手下文武登上望楼,远远地看向一眼不到头的燕军大阵,面色阴沉,问道:“大家可有破敌之法?”

眼下这局面,燕军人数占优,但仍选择守势,摆明了要和晋军比消耗。

众将和幕僚心中各有答案,但都没有开口,只有郗超出声道:“可分兵东进,先拿下顿丘和平阳,绕开安阳,打开从东线进攻邺城的通道。”

桓温对这个提议心存疑虑,转战东线虽然可以调动慕容评的大军,但荆州军的补给线会拉得更长,隐患更大。

见大家又沉默了,桓石虔道:“不如给我两万人前往叫阵,先探下燕军虚实。”

这个纯属于闲着也是闲着,但桓温答应了。

军事会议结束后,郗超再次向桓温私下进言,“眼下奇袭邺城的时机已经错过,桓公不可心急,心存侥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