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书局里有很多书,和宫里所有的人员档案,物品进出、采买支出,均有记录。就连朝中大臣的家世背景、籍贯经历,调任升迁,和各地的灾情记录、舆情民声,四时记录。
无论是前朝新朝的,在这里都能找到。
这就是我为什么愿意来这里。
平日里这些东西无人在意,可我知道,所有的答案都在这里。
我从幼年时,就跟在祖父的身边读书,祖父在世时已经是当今世上最博闻之人。他告诉过我,世人皆仰慕他的博学,可其实他与旁人并无不同。
他所知道的所有东西,都能在书里找得到。世人常常喜欢请他解惑,可其实,这世上所有的答案,都已经在书里。
当你感到困惑,觉得毫无头绪寸步难行之时,不如就去书中寻取,自能找到答案。书不会说谎,当你看完所有的书,答案就会出现在你的心里。
我从来不肯听祖父的话,可是这一次,我决定信他一回。
所以,从踏进藏书阁的那一刻起,我就在看书。
果然很快,就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比如我发现,突厥人在攻入洛阳宫时。宫里起码还有十几位公主未能及时撤离,被迫殉国。
先帝有很多个女儿,连他自己都记不清到底有多少个。这些被遗忘在洛阳行宫的公主们,可能到死的那天,都没见过自己的父亲。
皇帝为了保全帝国,那已经被自己丢掉的贞洁,这十几位从未受过父亲优待的公主,只能被迫殉国。
只有两位下落不明。
而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宫里多了一位姓名家世、年龄籍贯都一片空白的李昭仪。
如果李昭仪就是两位失踪的公主之一,那为什么满宫都没有人知道这个消息?
如果她不是,那么又如何解释凭空出现的李昭仪?
再比如,我还发现,赵怜私自逃宫那日,刘讳其实也在宫里。
“你在看什么?”正当我在出神的时候,背后突然有人说话,吓得我一哆嗦,手忙脚乱了好一会儿才没让手中的书落地。
“没什么,随便看看。”我合上书,讪讪道。
说话的这个,正是在晾书局里最神出鬼没的白墨。
她长得……很冷清,不是不好看。而是,她看起来有一种,常年不见太阳、从没沾染过人气儿的那种热闹的感觉。好像从小,就是这么冷冷清清、孤孤零零的样子。
她脸色苍白眉眼细长,唇色也比一般人淡上许多,眉宇间自带三分忧郁。个子高挑身形单薄,走起路来无声无息。
“你需要什么书,可以告诉我,这里的书我几乎都看过。知道摆在哪里。”
我带着半分迟疑地点了点头,不等我答出那个好字,她就已经踩着木梯,爬上了书架,把头埋进了书里。
她坐在书架顶,一条腿支起架着拿书的左臂,一条腿顺着书架自然地垂下,神态自若、动作熟悉,一看就是经常爬到书架顶去,坐着看书。
这小小的晾书局,可还真是……藏龙卧虎。
我在晾书局的记录里,摸清了刘讳进宫的规律。到了日子,寻个机会溜了出去,堵在刘讳进出宫禁的必经之路上。
等着刘讳路过的时候,我突然从假山林里冲出去,吓得刘讳往后一踉,差点跌倒在地。
刘讳见了我,大吃一惊:“是你?你……还活着?”
我听闻此言,眉头一跳,他果然知道些什么。
“刘大人以为我死了?”我面无表情,冷冷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