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北平城的帅府内。
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众将齐聚一堂,围绕着北元又一次犯境的消息,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一位将领站在巨大的军事地图前,手指重重地落在标注大同边境的区域,面色严峻地说道:
“徐帅,据最新探报。”
“北元大军此次气势汹汹地进犯我大同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瞧他们这来势,想必又是一场恶战。”
另一位将领紧接着补充,语气中透着无奈:
“是啊,徐帅。”
“北元骑兵那速度,简直如鬼魅一般,所过之处一片狼藉。”
“每次等我们得到消息出兵,他们往往已经抢完准备撤退了,实在是让人捉摸不透。”
徐达端坐在帅位上,神色淡定,可微微皱起的眉头还是泄露了他内心的思索。
这些年,他与北元军队多次交锋,对他们的难缠程度再清楚不过。
北元骑兵机动性超强,广袤的草原又为他们提供了绝佳的掩护,明军每次作战都困难重重。
待众将汇报完毕,徐达缓缓站起身,踱步到地图前,目光扫过众人,沉稳地说道:
“诸位,北元这些年虽说势力有所衰落,但贼心不死,屡屡侵犯我边境。”
“近年来严冬愈发寒冷。”
“而我大明用了太子殿下的技术之后,国力愈发浑厚。”
“贼寇来此,也属正常。”
“他们惯用的战术,就是凭借骑兵优势,速战速决,抢完就撤。”
“咱们以往在这上面吃了不少亏,此次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彻底解决这个心腹大患。”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率先开口,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徐帅,依末将之见,我们可在边境沿线多增设烽火台,构建一个更为严密的情报传递网络。”
“一旦发现北元军队的动向,即刻出兵拦截。”
“同时,在他们可能撤退的要道设下埋伏,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徐达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审慎:“此计有一定的道理,加强情报传递能让我们更快做出反应。”
“但北元军队狡猾多变,他们极有可能提前派出侦察兵,察觉到我们的埋伏进而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