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话语间皆是对于此事的震惊与担忧。
态度更是格外的坚定。
朱标看着眼前的众人,清了清嗓子,再次开口道:
“诸位大人,本宫将此事拿出商讨,实乃心系大明未来发展,还望诸位能站在大局角度,再做斟酌。”
话音刚落,那老臣丝毫都不犹豫,再次开口:
“太子殿下,老臣以为,此事断不可行啊!”
“贸然改元,民间定会流言四起,百姓惶恐,朝野上下也会动荡不安呐,还望殿下收回成命。”
“是啊,殿下,臣附议。”
另一位大臣紧接着说道,“这年号乃天下人共知的大明象征,随意更改,怕是会被有心之人利用,以为朝廷内部出了大乱子。”
“到那时,外有他国觊觎,内有民心不稳,这后果不堪设想啊。”
“殿下您一向睿智,怎能因一时之念,便要行此等动摇国本之事呢?”
群臣们纷纷点头,附和之声此起彼伏,整个朝堂都充斥着反对的声音。
朱标看着眼前这坚决反对的群臣,心中一阵无奈。
他深知这些大臣们所言句句在理,改元之事确实兹事体大,没有朱元璋的首肯,想要推行下去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可那宝船开发的难题就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让他实在割舍不下这可能带来转机的“改元”提议。
然而,面对群臣如此坚决的态度。
朱标也明白,继续强硬坚持只会让朝堂陷入更深的混乱。
思索片刻后,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神色凝重地说道:
“诸位大人,本宫明白你们的担忧,也深知此事非同小可。”
“既然大家都如此反对,本宫自然不会罔顾诸位的意见,强行推行此事。”
听到朱标这话,群臣们这才稍稍松了口气,心中暗自庆幸太子殿下还算清醒,没有一意孤行。
朱标接着说道:
“但本宫提出此议,也绝非是一时冲动,确确实实是为了我大明能有更好的发展,只是如今看来,是本宫考虑欠妥了。”
“本宫这便派人前往黄山行宫,将此事原原本本地告知父皇,一切皆听从父皇的旨意。”
“还望诸位大人莫要因今日之事,而对本宫心生嫌隙,往后依旧能齐心协力,共辅大明江山。”
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要试一试!
这可能是推进大明殖民计划的关键!
群臣听闻,赶忙齐声应道:
“殿下英明,臣等定当一如既往,尽心辅佐殿下,为大明效力。”
朱标随后便安排了一位得力的侍从,快马加鞭赶往黄山行宫,将朝堂上关于改元之议的详细情况送了过去。
。。。。。。。
夜,黄山行宫内。
正在与马皇后用着晚膳的朱元璋忽然便收到了南京传来的消息,原本以为朱标又是在说试验田之事。
但紧接着,侍卫便说出了朝堂上发生的一切。
当听到朱标要改元之时。
一瞬间,朱元璋愣住了!
他整个人都瞬间懵住了,瞪大了眼睛,仿佛不敢相信自已所看到的内容。
马皇后见朱元璋这般模样,心中诧异,关切地问道:“重八,可是出了什么大事?瞧你这脸色都变了。”
朱元璋半晌才回过神来,气得浑身发抖,将信函往桌上一拍,怒声道:
“标儿这是要干什么!改元,他怎敢提这等大逆不道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