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南京城中,阴霾密布。
仿若被一层驱不散的厚重阴云死死笼罩。
压抑的气氛宛如浓稠的浓雾,无孔不入地弥漫在每一寸空间,令人呼吸皆感沉重。
朱标如今总领京城禁军。
在这特殊时期,南京城俨然成为了他权力所控的核心要地。
朱标深知大明的稳定重如泰山,绝不容许奸佞之徒再有机会兴风作浪,祸乱朝纲。
故而,他以雷厉风行之姿,决然下令斩杀了胡惟庸及其党羽,以绝后患。
夜里,锦衣卫总部灯火通明。
毛骧面色凝重,目光专注。
手中的笔犹如肩负千钧重担,在密信之上一笔一划地书写着这两日惊心动魄的种种变故。
每一笔划,都似饱蘸着重重的忧虑与沉甸甸的责任。
仿佛那些文字本身,就承载着京城局势波谲云诡的变幻莫测,以及整个大明王朝命运的起伏跌宕。
写罢,他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选派最为精锐的信使,八百里加急送往朱元璋所在的黄山行宫。
那信使骑乘快马,身姿矫健。
如同一道离弦之箭,瞬间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唯余扬起的滚滚尘土,在清冷的月光下,直奔黄山而去。
。。。。。。。
次日天色刚明,黄山行宫内一片忙碌喧嚣之景。
朱元璋的护卫军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迅速而有序地进行着回京的准备工作。
甲胄相互碰撞,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响,不绝于耳;
战马昂首嘶鸣,仿佛也敏锐地感受到了这凝重紧张的气氛,迫不及待地欲奔赴战场。
朱元璋面色凝重,眼神深邃而锐利。
其中既透着对京城局势的深切关切,又满含着对奸佞之徒的熊熊怒火与愤慨。
他一心只想尽快回到京城,将胡惟庸一党彻底清算,以正朝纲,还大明一个政治清明、河清海晏的朗朗乾坤。
当然,朱元璋心中所谋所思,远不止于此。
他更欲借此机会,精心布局,缜密谋划。
将那些有可能威胁到大明江山稳固,危及他子孙后代皇权传承的潜在危险因素,一网打尽,连根拔除。
以保大明江山万世不朽,帝业永固。
或许是朱元璋过于全神贯注于朝政的惊天变故,竟未留意到马皇后略显苍白的脸色。
马皇后静静地站在一旁。
虽强作镇定,努力维持着端庄沉稳的仪态,但那微微颤抖的衣角,却似在无声地泄露着她内心深处的惶恐与不安。
她深知此次回京,一场血雨腥风、惊心动魄的政治风暴恐难以避免。
而她虽贵为皇后,母仪天下,却也只能在这汹涌澎湃的历史洪流中,竭尽所能地去维护一些微妙的平衡与仁慈。
尽量减少杀戮与纷争,为大明的江山社稷保留几分生机与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