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晨曦微露。
京城的上空尚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
巍峨的宫殿在晨晖中显得庄严肃穆,宫殿的飞檐翘角,犹如飞鸟展翅欲飞。
琉璃瓦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尊贵。
宫殿的朱红色立柱,粗壮而坚实,仿佛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与厚重。
奉天殿内,更是一片金碧辉煌。
地面由光洁的大理石铺就,能清晰地映照出人影。
殿顶的藻井绘制着精美的龙凤图案,龙翱翔于云海之间,凤翩翩起舞于繁花之中,栩栩如生,似要破壁而出。
其实自朱元璋离京之后,大明已有许久未曾举行早朝。
往昔胡惟庸处理朝政,皆在中书省。
然朱标身为太子,如今又总领朝政兼丞相之职,自当有资格开启这朝会大典。
随着一声声悠扬绵长的钟声在宫城之中袅袅回荡。
文武百官身着朝服,头戴官帽,神色匆匆而又步伐稳健地朝着奉天殿纷至沓来。
他们或面容凝重,似在思索着国家大事;
或神情肃穆,若有所思,仿若在心底默默筹谋应对之策。
但所有人都在明白。
他们都还在担忧胡惟庸之事。
虽然胡惟庸已经被斩了,但他们没有人不害怕受到牵连。
在宫人的悉心引导下,官员们井然有序地步入殿内。
依文左武右之制,分左右两列整齐伫立。
文官们身着绣有各类飞禽图案的官服,身姿儒雅,谦逊之态尽显;
武将们则身披厚重铠甲,威风凛凛,甲胄于晨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凛冽寒光,令人望而生畏。
朱标身姿伟岸挺拔,器宇轩昂不凡。
卓然而立在那象征着皇帝无上权威的龙椅之下。
他目光坚定而深邃,沉稳如渊地缓缓扫视过一众官员,真的就如同一个帝王一般。
待官员们悉数到齐,朱标神色庄重地展开手中诏书,高声宣读朱元璋的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咱察太子朱标,德才兼备,处事沉稳。”
“今特准其兼任丞相之职,总理朝政,百官皆需谨遵其令,不得有违。”
“钦此!”
此旨意一出,仿若一声惊雷在朝堂之上轰然炸响。
群臣瞬间呆立当场,皆是面露惊愕之色!
简直是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