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行宫之中。
随着马皇后用过晚膳,她的气色竟似有了奇迹般的好转。
往昔那苍白如纸的面容渐渐泛起了一丝红润,仿若春日里悄然绽放的花朵。
虽仍显柔弱,却已透露出生命复苏的迹象。
朱元璋始终陪伴在她的身侧,寸步不离。
那关切的目光犹如实质,紧紧地缠绕在马皇后的身上,未曾有片刻的移开。
在这期间,朱元璋的紧张与在乎展露无遗。
他一遍又一遍地传唤御医前来为马皇后把脉。
每一次御医的诊脉过程,他都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不放过御医脸上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
那专注的神情,仿佛世间唯有马皇后的脉象才是此刻最为重要之事。
待御医每次诊完脉,他都会迫不及待地追问:
“御医,咱妹子的脉象如何?可有反复之虞?”
那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泄露了他内心深处的惶恐与不安。
御医们皆深知朱元璋的心思,皆恭敬作答。
告知皇后娘娘的脉象愈发平稳,身体正逐步康复。
直至此时,朱元璋高悬的心才终于缓缓落下,那一直紧绷着的身躯也稍稍放松了些许。
他坐在马皇后的床边,轻轻地握住她的手。
眼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失而复得的喜悦。
马皇后微微侧身,看着朱元璋那略显疲惫却依旧威严的面容,轻声说道:
“重八,你我相伴多年,你这脾性,我最是知晓。”
“你心怀天下,欲将大明江山治理得固若金汤,此乃帝王之责,我亦能理解。”
“然你这动辄动怒发火的毛病,却实在让我忧心。”
马皇后的声音虽因久病而略显虚弱,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这是她最担忧的了。
自从朱元璋登基以来,他愈发的残暴。
对待手下的大臣动不动就要九族消消乐。
而这些大臣在这种强压之下,过的也是如履薄冰,很多人都会来找她。
甚至在几年前,朱标都被朱元璋压抑的不行。
也就是这些年来朱标渐渐长大。
他才变得不再去找自已哭诉了。
听到这话,许是因为此时失而复得的心情导致,朱元璋也没有往日那般的不满。
他默默地朱微微低下头,面露惭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