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妈妈转述完谢老夫人的意思后,并不急着离开。
她就站在门口那里,一双眼睛死死盯着霍桑华。
尽管霍桑华背对着她而坐,依然可以感受到那股强烈的注视,如芒在背。
看样子李妈妈是打算履行谢老夫人的“审判”,只等李朗一走,立刻就押她去祠堂受罚。。。。。。
霍桑华心知没有多少时间了。
李妈妈不似是个聪明的,却是对谢老夫人极忠心,根本不会给她机会,让她去求证什么。
那就只能冒险了。
谢舒和李朗已经把话题岔开,如同昨夜什么都不曾发生过一般,聊起朝中无所谓轻重的闲事,李朗询问谢舒对某几位新晋文官的看法,谢舒也是客气寒暄,完全听不出他的预设立场。
看样子,谢舒对李朗还是很防备。
“。。。。。。这么说来,小侯爷是觉得那宋大人还不错?”李朗说。
他们话里的宋大人,是刑部新任侍郎宋怀仁。
此人已年过而立,却仅仅是新上任的刑部侍郎而已。
霍桑华曾在宫里听其他人议论过,说是这位宋大人刚正不阿,秉性正直,十余年前便已是探花郎,任职刑部。还得到他的顶头上司刑部尚书李大人器重,将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了他。
怎料他在一场刑狱案中,查出蛛丝马迹,牵连至自己的岳父的大人。
纵然妻子求情相劝,依旧没能动摇他的决心,于是。。。。。。
他把自己的岳父大人——
弹劾了。
李尚书因此获罪,是陛下体恤他年迈,念他多年为官也立了不少的功劳,查清许多案件,就只判了个流放。。。。。。
本以为事情到此为止,谁料这位刚正不阿的宋大人,把自己都给弹劾了,上书陛下说明自己与李大人的关系,无论如何也要陛下降罪于他,说什么如此才能以正官风,让朝中那些心存侥幸的官员们有所忌惮。
陛下一度免了他的罪,置之不理。
这人却接连上书奏请请罪,连着半个月。。。。。。
陛下没办法了,只能按照他的奏请降了他的罪,刑部的官职罢免了,贬至一偏远之地做县官。
他方才心满意足地收拾行李,走了。
许多年过去了,没人敢在朝中为他说好话,这人唯有留在那偏远之地,方才令朝中各位大人安心。一个连自己岳父都能弹劾的人,谁人敢与之为伍?
枉有一身忠骨和两袖清风,一身才华,却因不通朝中人情世故,而被贬至小县城做了多年县官。
最近刑部缺人,京中积压的冤案悬案数不胜数,陛下这才想起了当初被贬官的宋怀仁,一纸诏书又将他召了回来,重回刑部担任侍郎一职。
李朗在席间状似无意地向谢舒询问对此人的看法。
霍桑华低着头,却隐约觉得是别有用意的。
“也并非如此,我也只是听说过关于这位宋大人的事迹罢了,对他很是好奇。”谢舒平淡道,“还不曾有机会见见这位宋大人。”
“那也好说。。。。。。”李朗颇有撮合之意,将方才的不愉快掩下,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正事。
趁着他说话,霍桑华突然抬手,夹起一片菜叶子送到谢凛碗中。。。。。。
她抬手的瞬间,手腕上的镯子就露了出来。
李朗原一副要说什么的样子,却在不经意间瞄到霍桑华腕上那只镯子的时候,噤了声。
他的神色极不自然,匆忙间避开了眼神,面上多了几分诡异之色,看上去很是不安。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