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校园已经没有校园巴士在运行,林屿宁驱车过去刚好赶上医生在习羽做清创,正要缝合伤口。
看到是习羽的时候,林屿宁嘴角露出一抹自嘲般的微笑,习羽对他来说还真不是什么「不太熟」的学生。
去年是他提议将不同背景的提交申请学生混杂在一起进行面试,不择优不按照比例进行录取。
他重新构建了新的评判模型,在他的模型内会打破以往的精英思维。
招收一定比例的不是全绩优的学生,习羽就是新的一届在他设置的新规则下招进来的最不同以往的学生。
尤记得当初审核习羽简历的时候,她的SAt成绩也就刚刚过要求。
高中的绩点[GpA]也并不优秀,雅思成绩达到了校方的要求,但没有达到社会学系的要求。
基础条件平平无奇,敢于申请勇气可嘉。
优秀的简历司空见惯,平凡的简历也不出奇,林屿宁被习羽那封特别的个人陈述所吸引。
一封很有自知之明的个人陈述。
明确的说明了和其他申请者相比她自己有哪些差异,也表明没有足够多的经历来证明自己优秀,所以这封自述很聪明的避开。
娓娓道来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对于学社会学的人来说,好奇心可太珍贵了。
林屿宁对习羽也产生了好奇,给了她一个面试的机会。
小组面试的会议室很大,除了参加面试的学生之外,教授、教学辅助工作人员以及前来帮忙的学生塞满了整个会议室。
作为主考官的林屿宁却坐在了角落,暗中观察着每一位参加面试的学生。
他早就注意到习羽了。
在她被英语母语的学生和本地学生完全碾压的时候,看着她就那么坐在长桌的角落,谁在发言她就用她那双狡黠的狐狸眼看着谁,心里全是小算盘。
林屿宁全看在眼里,习羽也确实没辜负他的期望,这个学生很有韧劲,也很有趣。
小组面试的前55分钟习羽未发一言,林屿宁不急不躁的等待,等待着看被裹挟着的胆小的又不乏勇气的人如何破局。
最后5分钟,当习羽操着一口非常不流利的中式英文口音对小组讨论的话题和分站两队的组员提出了疑问的时候。
林屿宁欣慰的笑了。
问题一出两边的同学都愣在那里,没有人回答的出来,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
优秀的学生在面试的时候的通病是过于急躁,急躁就会有漏洞,她等的就是这种漏洞。
兵行险着,这样做并不讨巧,被看出是故意为之很容易遭到面试官的厌恶。
好在林屿宁看出了习羽的局促和不安,被迫而为之的感触过于明显,强装镇定罢了。
读了太多年的书,学生们看到问题后习惯了去回答,去找寻问题的答案。
很少会有学生会在这种场合对题目提出疑问,对分属两个阵营的同学提出疑问,只问不答的3个问题让习羽获得了林屿宁发出的第一个录取通知。
录取通知邮件发出的时候习羽甚至还没有走出教学楼。
给习羽发有条件录取[conditionaloffer]的决定林屿宁做的十分爽快。
做出这个录取决定也是林屿宁的一场教学实验,他迫切的想知道没有一以贯之的优秀。
这样的学生是如何在这个精英的圈子里存活,他也需要这样的学生磨掉些「精英气」,太过于自傲容易虚浮自爆。
林屿宁在赌,赌他选择的习羽不会辜负他的期望。
确实习羽很会给林屿宁带来「惊喜」,不过都是反向的惊喜。
在此之后习羽并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获得社会学系要求的雅思成绩,他的邮箱第一次一而再再而三的收到雅思成绩延期提交的申请邮件。
接连3个月,习羽总共给他发了3封邮件,每一封都卡着他上一次给的截止时间申请再一次的延长,直到最后林屿宁将截止时间延长到了开学日。
习羽不负他期望的在开学日提交了合格的雅思成绩,不过林屿宁也发现了习羽这成绩的获得日期也就是开学前几日,幸运的孩子。
在此之前,林屿宁从来没觉得社科学院设定的语言门槛有多高,雅思7分也不是一个多难获取的分数。
接连的邮件和最后的提交让他都为习羽的幸运捏了一把汗,差一点她今年就没书读了。
毕竟不会有第二个教授像他一样在搞同类型的教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