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抗战之新生 > 第 96 章 壮行(第1页)

第 96 章 壮行(第1页)

在暂一军出发时,阎锡山亲自带了一些晋绥军大员来给李志坚等人送行,在车站边的接待室中,阎锡山又问起李志坚还有什么需求,他对这么仓促成军的暂一军马上要被拉上最前线,还是出省作战,心里还是有点不放心。

李志坚知道阎锡山心中的担心,不过经过两次在晋北作战,他率领的部队都是在日军主力肚子里活动,所以心中对此次出征并没有太多的心理压力,打不过还不能跑吗,他手中的部队大多是自已带出来的,更是给了他底气。

为了打消阎锡山的担心,并且现在还是在这种非正式场合中,李志坚难得的在阎锡山面前嬉皮笑脸了一会,笑着答道:“阎公,我们每天在山仡佬里面跑,早就练出了铁脚板,正面打不过我们还能跑到鬼子后面去,有了这个铁脚板就什么都不缺。这一战暂一军是客军,到时候我门会随机应变的,保证会保护好自已,还不坠了我晋绥军的威名。”

看见李志坚这样说,阎锡山和周围的杨爱源也等人都笑了起来。不过杨爱源经过几年和李志坚的相处,也知道他心中往往筹算在前,能想到其他人不能想的,所以开口问了一句:“振武,你此次带兵出征,归来也不知何日,后面想要和你再一起叙谈也难了,我知道你素来有见识,现在省内兵力被调走近半,如果到时日军再次来犯,你有什么应对的好主意?”杨爱源说的也是现在阎锡山所担心的,所以神色严肃起来看着李志坚。

“星如公,在您和阎公面前志坚如何敢称有见识?”,谦虚了一下后,李志坚正色说道:“不过这个问题我之前也认真想过,最后还是《明史》中的一句话让我感觉有所悟,那就是朱升给朱元璋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我们晋绥军两次大胜,已经引起了一些人的猜疑,所以才借日军进攻之机将我山西的军力抽调近半,现在我们必须保持低调,防止在烈火烹油后被捧杀,该向武汉中央低头的时候决不能犹豫,下次再面临日军来犯的时候,还需要中央统筹来给我山西增派力量。否则广靠我晋绥军,到时不光力有所不足,并且即使挡住,损失之大,也会影响我基业后续之安稳,此为缓称王。”

看见杨爱源在点头,李志坚继续说道:“现在外省客军大多撤走,那么我省内必须自已发展力量,上次在军政会上,治安公所说的将预备役武装起来,我认为很具有操作性,应该尽早操作起来,将预备役团配上军官直接成军,这又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至于补充兵源,则完全放开,直接在各地设置招兵处,全时态的招兵,现在已经是最危险的时刻,有多少兵都是用得上的,尤其是要向青年学生们进行宣传,青年学生有热血,有激情,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也愿意为国奉献。此为广积粮”。

他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我们在忻口和娘子关一线都建立了比较牢固的工事,还有炮兵要塞,不过我认为凡事应该多上一道保险,这两处防线的确经营日久,已经比较坚固,但是凡事应该从最坏的方向预想,所以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这两处也是在冒险,我们应该在后方再都设置一些防线。

尤其是太原城的城防防线,太原现在集中了我晋绥之精华,产业、人才、财富几乎都集中在太原,所以要在太原周围也建好防御防线,一旦前线有失,那么在太原也可以坚守待援,或许可以求得一线生机,最起码可以为撤退争取时间。况且太原地形上东西兼有屏障,是兵家可守之地,利用好城周围的地形,也可打造一个坚固的防线,此为高筑墙”。

李志坚洋洋洒洒,又有点啰里啰嗦的说了一大堆,不过有分析,有方向,又有具体操作办法,到了后来,阎锡山也开始跟着点头表示赞同。

李志坚的话情真意切,确实都是掏心为山西和晋绥军后续发展着想,阎锡山和杨爱源自是明白其中的价值。同时又以明朝初建时期的朱洪武的旧事做衬,让阎锡山心中都是一振,扭头对周围的副官喝到:“拿酒来”。

为了这次送行,阎锡山的副官在出发前就准备了一些酒和相应的酒杯。中国人,尤其是军队出发前,很多都要来一碗送行酒,喝酒以壮行。

在副官将几个盛酒的杯子送到几人面前时,阎锡山率先拿起一杯,在周围的诸人也纷纷跟着从盘中拿起一杯。

“今天这杯酒,一是敬振武刚才的话,我阎百川听着舒服,振武实乃我三晋青年子弟之表率,我今天敬你;二是你即将出征,这杯酒也是为你壮行;三是预祝你凯旋,望你能疆场建功,多杀日寇,扬我晋绥军之军威。来,干了!”

说完,阎锡山豪爽的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军人自有一种豪迈在,这一刻,李志坚也是豪气冲天,没有扭捏去谢过阎锡山的敬酒,李志坚也举起酒杯,将杯中的酒一口饮尽。随后立正给阎锡山以及在场的众人都敬了一个军礼。

在阎锡山挥手后,李志坚转头踏步上了军列,开始了向省外战场的征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