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抗战之新生 > 第 86 章 悲喜(第1页)

第 86 章 悲喜(第1页)

在将善后工作初步安定下来后,阎锡山就在忻口防线上召开了总结会和庆功会。

卫立煌等中央军长官纷纷向阎锡山祝贺。

虽然这次会战胜利他们也都很高兴,但是内心中多少还是有一些吃味,在这一战中,中央军十四集团军反而成了配角,相对于晋绥军,不光表现出来的单兵战斗力有所不及,火力更是差的极多。

晋绥军的火炮之多在上一次会战时就有体会,这次给他们的震撼更大,尤其是在反攻的那天,炮弹像下雨一样打向日军,现场的场面给他们留下极大的印象,这个弹药量换成中央军根本不可能。他们知道这就是工业化的优势,现代战争就是钢铁的碰撞,钢铁不足,则脊背难直。

这些中央军将领不知道的是,在这次会战后统计,日军作为进攻的一方,炮弹的消耗量竟然不足晋绥军消耗量的三分之一。

其他的地方军对于晋绥军则只有羡慕的份,经过他们在山西几个月的驻防,参与了两次太原会战,他们发现在山西不光是晋绥军富,子弹炮弹多的打不完,普通的老百姓也相对富足。

在街上随处可见的自行车,虽然已经是战争时期,普通居民买肉吃的频率并不算低,这种景象在战前他们的老家都根本难以看见。在整个民国,普通百姓时不时可以买肉吃,这对于其他地方的人来说简直是个奇迹。

对于他们而言,最关心的还是缴获的分配。

此战之中,由于未能将日军打成击溃战,所以缴获并不算多,最大的缴获是日军的火炮,除了缴获了近30门150毫米口径的重炮和8门105毫米加农炮外,还有不少的75毫米口径的山炮、野炮和步兵炮。

对于这次缴获的几十门重炮,阎锡山也是和李志坚一样的激动,这些炮可是想买都买不来的,整个国民政府只是和德国购买了44门重炮,加上第一次太原会战的缴获,现在他的晋绥军光交缴获的可以使用的日式150毫米重炮就有35门,还有8门射程达到了18公里的105毫米的加农炮,

重炮的威力在这一战中得到充分的表现,15门重炮在此战之中的作用居功至伟,面对这些重炮,参加庆功会的所有中央军和他省客军军官都是眼馋的厉害,不过这些重炮,本身都是由晋绥军所缴获,并且他们也弄不来炮弹,所以也都没有没有打重炮的心思。

不过对于那些日式的75毫米炮,在日军撤退时毁坏了一部分,但是还有一部分可以使用。对于这些75毫米口径的火炮,晋绥军其实并不是多稀罕,太原兵工厂已经对日式九四式山炮进行仿制,现在已经出来了样炮,之后就可以大规模生产。

所以在分配缴获时,所有可以使用的75毫米炮都给十四集团军和其他客军分了,诸部也是欢喜不已,经过两次太原会战,在山西作战的诸部都补充进了为数不少的日式火炮,每个军的火炮存量,除了晋绥军外,在全国都是靠前的了。

李志坚则是没什么喜悦的心情,在此战之中,总共有他的三个老弟兄在此战之中阵亡,两个当场阵亡,一个在之后因为重伤也没有救过来,还有受伤十几个人,现在已经送回了太原的医院。

对于这些老弟兄的伤亡,李志坚非常痛心,之前一直一个锅里吃饭的兄弟就这么没了,他们原本可以不用再上战场,都是为了跟着他才来到这个地方。李志坚不敢去面对阵亡兄弟的家属,所以让让李杰去这几个老兄弟家里进行慰问,并代他去医院陪伴探视受伤的人员。

他自已将在师里剩余的老弟兄们都召集在了一起,询问是否愿意继续跟着他在战场上厮杀。他之前给这些兄弟都解决了后顾之忧,他们不管到哪里,都可以当个富家翁。

围着他坐着的有四十多个人,比之前少了十几个人,现在三个永远离开他们,剩余的在医院里。看到李志坚这么问,下面的人开始有点诧异,之后都反应过来李志坚问他们的原因,想起离开的三个人以及还在医院的十几个人,心中都是难受非常。

不过没让李志坚多等,在李志坚对面的王伟看到别人不说话,所以他就带头说道:“师座,你不用太过考虑我们,我们现在也是军人,是军人就要接受战场阵亡、马革裹尸的结果,这一战不光是我们的老兄弟们有伤亡,还有无数的其他兄弟伤亡,不过我们最终打赢了,还消灭了大几千的小鬼子,已经是够本了,你不必太过伤心。还有你再不要说我们要不要走的话,你不走,我们是都不会走的,你走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况且还能打鬼子,我们自已都心甘情愿”。

看到王伟带头说话后,说的都是他们心中的话,后面才是一片“就是、就是”的附和之声。

李志坚扫了一眼所有的人,所有人也都挺直了腰板看着李志坚。明白了老兄弟们的想法,李志坚只补充了一句,如果想要走的,下面可以直接让他安排调整,随时找他提都可以,之后就将众人赶了出去。

他内心中其实也矛盾,既想让这些老兄弟们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又不想让他们离开,他们离开的话,部队的框架就散了一半。看到所有人都愿意留下,他心中还是泛起了一丝欣慰。

他虽然过了其他的关,但是对于感情关,现在还是无法做到轻易割舍。他这次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日军的悍勇。

之前他虽然经常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打,但是实际上也有不少纸上谈兵之嫌,他在排兵布阵方面还是存在问题的。这次的实战给他上了坚实一课,如果不是老兄弟们拼死护着他,当时他李志坚会遭遇什么,真的难以预料。

不过这一战也在李志坚脑子里对纵深战术、层层剥皮的战术心中有了初步的想法,光靠游击战、运动战,面对日军主力时是不够的,必须还有大纵深的架构安排,否则面对日军分开多路的重兵,能不能逃出去都是一个问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