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抗战之新生 > 第 45章 战前五(第1页)

第 45章 战前五(第1页)

绥远抗战和西安事变,对阎锡山这个“山西王”的影响更大,许多势力都想借绥远抗战和西安事变之机进入山西和绥远,作为多年的政客,民国政坛上的不倒翁,阎锡山如何不知这些人的心思,他知道现在山西、绥远成了众人眼中的香饽饽,都想扑上来吃一口。

此时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来守护自已的家,不管哪方面势力,都有可能对山西、绥远动手。阎锡山发现李志坚的确有先见之明,在一年前就提出扩军,才让他现在他有了更多的实力和底气来应对这个危局。

阎锡山之前虽然是认为晋绥军应该扩军,但是内心中对于备战的事情并不是觉得太过紧迫。不过年底发生的这两个事情给他带来太大的刺激,备战之事再不可拖延,决不能再走按部就班的道路。不说对于东北军和西北杨虎城部,两部加起来有三十多万人,晋绥军尚不敢懈怠,而要直接面对日本人,以晋绥军的实力更是不够应对,并且日军有着强大的空军,到时候从空中进行轰炸,晋绥军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部队一年中都在招兵扩军,人数增加了六七万,并且预备役制度也基本推行下去了,这些令阎锡山心中稍定,在绥远抗战中,还吸收了一个旅的伪军,在扩充为新二师后,阎锡山给新补入了一个团,新二师也从两千多人扩充到了六千多人,一方面当然是是施恩,新进之人需要用恩来笼络,另一方面也是往里大掺沙子,两千人扩充到六千人后,晋绥军内部进去的人更多,现在的新二师虽然师长师金宪章,但是想要完全指挥新二师,也就只有他阎锡山可以做到,并且新二师的加入,使晋绥军的官兵人数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不过想到日本人的飞机,晋绥军在防空方面,阎锡山心中还是非常的没底,单纯依靠一个新建的防空旅,到底能不能保护好山西,至少能不能保护好太原,他心中都存在疑问。

而如果要扩充防空力量,就必须要大量的引进防空武器。太原兵工厂从1933年开始仿制瑞士厄利孔公司的20毫米机关炮,但是经过几年还是没有成功,生产的20毫米的炮管性能始终无法达到要求。但是12。7毫米口径的防空机枪在1935年底生产成功,不过防空机枪的射程和威力不足,尤其是在城市防空中,只能是担当辅佐角色,无奈之下,在去年组建防空旅后,由于多了山西实业公司缴纳的几百万赋税,加上山西的其他产业发展提供的赋税,阎锡山现在手头的资金还是比较充足的,所以他难得的花重金从瑞士厄利孔公司进口了成品的机关炮54门,来装备防空旅。

但是现在看这54门防空炮是完全是不够的,于是开始谋求从国外引进防空炮生产线。而经过论证,最终决定还是和瑞士厄利孔公司达成协议,引起厄利孔20毫米机关炮生产专利和原材料,厄利孔公司提供原料、技术和技师帮助山西在太原兵工厂生产20毫米机关炮。仿制的高炮在1937年上半年生产成功,之后开始在晋绥军各军之中普遍配备防空炮。

阎锡山也发现将兵工厂的生产单纯集中在太原的弊端,没有制空权的风险太大,在中国没有足够强大空军的情况下,很容易被日军的飞机重点轰炸,单纯依靠地面防空,则很难每次都能防住。于是从1936年底绥远抗战开始后,阎锡山就开始在山西其他地方设立兵工厂的分厂,将部分太原兵工厂的人员分流到几个地方,在吕梁设立火炮生产复线、机枪生产线,在临汾建设火药、子弹生产副线,在长治建设小口径火炮生产线和炮弹生产复线,三家分厂的设计产量加起来要和太原兵工厂相当。并将兵工厂外的其他西北实业公司的工厂向吕梁地区集中,部分钢铁工厂转移至陕西榆林地区,这种转移到了1937年天气变暖之后更加如火如荼,山西实业公司的工厂也加入了进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