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效能与廉政建设方面,苏卓恒通过一系列创新性、系统性的改革举措,彻底重塑江云市政府的运行模式和政治生态。
苏卓恒制定了以下具体措施:
一、政府效能提升:打破官僚壁垒,重塑服务型政府
1。数字化转型与“无纸化政务”
全流程线上审批:
苏卓恒主导开发“江云政务通”平台,将全市42个部门的300余项行政审批事项整合至“一网通办”。市民和企业可通过人脸识别、电子签名完成材料提交,审批进度实时推送,平均办理时间缩短70%。
案例:某企业申请建筑许可证,原本需跑8个部门、盖章15次,现通过平台“并联审批”,7个工作日内办结。
区块链技术应用:
在土地出让、政府采购等敏感领域引入区块链技术,所有交易流程上链存证,确保数据不可篡改。某地产公司曾试图通过篡改标书日期谋取中标,系统自动触发预警,涉事企业被列入黑名单。
2。“最多跑一次”改革升级版
窗口革命:
推行“全科政务服务”,打破部门界限,培训“全能柜员”可办理跨部门业务。市民到任一政务大厅窗口,均可办理社保、户籍等95%高频事项。
智能预审系统:
引入智能辅助预审,市民上传材料后,系统自动识别缺失内容并提示补正。某老人办理养老金申领时,因户口本缺页被系统实时提醒,避免了反复奔波。
3。公务员考核“三挂钩”机制
绩效与晋升挂钩:
开发“效能雷达”评估系统,通过办结时效、群众满意度、创新贡献等维度量化评分,年度排名前10%的干部优先提拔。
薪酬与效能挂钩:
设立“效能奖金池”,对“五星服务标兵”额外奖励年薪的20%。某街道办主任因推动“24小时自助政务站”建设,获年度创新奖并晋升副处级。
问责与投诉挂钩:
建立“红黄牌”制度,同一事项被投诉3次且查实,责任人黄牌警告;累计2张黄牌则调离岗位。某科长因拖延棚改项目审批被市民多次投诉,最终被降职处理。
二、廉政建设:织密制度铁网,打造“透明江云”
1。权力运行“阳光工程”
领导干部财产公示1。0:
要求全市副处级以上干部在内部系统公示本人及配偶、子女的房产、投资、境外资产等信息,审计部门随机抽查,瞒报者一律免职。某副局长未申报其子持有的海外公司股份,被纪委立案调查。
利益冲突回避系统:
建立“公职人员社会关系数据库”,自动比对招标项目与企业关联人。某局长侄子参与市政绿化投标,系统自动触发警报,项目重新招标。
2。反腐败“三把利剑”
专项巡查“回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