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卓恒的办公室里,苏卓恒和余白州两人面对面坐着,气氛凝重而压抑。面前堆满了文件和资料。
“老余,这么多企业都想进驻,可咱们镇的土地和资源有限,这可如何是好?”苏卓恒眉头紧锁,率先打破了沉默。
余白州揉了揉眼睛,疲惫地说道:“书记,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要不咱们先筛选出那些对镇里发展最有利的企业?
但这样又怕得罪其他企业,影响以后的招商。”
苏卓恒摇摇头:“这不是个长久之计,而且也不公平。这些企业之所以想要入驻,无非都是要想靠近港口的土地。
可咱们的港口改扩建是航运集团承建的,他们出了大量的资金。当时咱们可是答应过人家,要把这些优势的土地资源留给他们。
可咱们的港口就那么大,咱们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那要不扩大现有工业园区的规模?但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余白州提出了另一个想法。
苏卓恒沉思片刻:“资金是个大问题,而且短时间内也难以实现。”
两人陷入了沉思,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方案,又一个接一个地否定。
“实在不行,咱们还是得向上级求助。”苏卓恒无奈地说道。
余白州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于是,两人来到了元书记的办公室。
元书记看到他们,微微一笑:“我就知道你们会来找我,临航镇的情况我都清楚,这也是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苏卓恒和余白州对视一眼,眼中充满期待。
元书记接着说:“如果把临航镇改成临航区呢?以临航镇为中心,把附近的三个镇合并给临航镇,成为新的临航区。这样,土地和资源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余白州瞪大了眼睛,一脸惊讶:“这……这能行吗?”
元书记笑了笑:“怎么不行?这样可以整合资源,形成更大的发展合力。”
苏卓恒此时开口道:“元书记,您真是高瞻远瞩啊。这样不仅能解决当前企业入驻的问题,还能为未来的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
元书记满意地看着苏卓恒:“卓恒啊,看来你小子也想到了这一点。能想到这一层,看来你成长了不少。
不过,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苏卓恒坚定地说:“元书记,我们听从您的指挥和调遣。”
元书记点了点头:“好,那咱们就好好谋划谋划,争取把这件事办成,为临航镇的发展打开新局面。”
而想要达成目标,首先要在县常委会上获得通过。
在县常委会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而严肃。元书记手中拿着一叠详实的数据报告,神情坚定地站在发言席上。
“同志们啊!”元书记站得笔直,他那洪亮而又坚定的嗓音在会议室里回荡着,仿佛能穿透每一个人的心灵。
“经过我们深入细致地调研以及严谨全面地分析之后,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咱们临航镇改镇成区这件事,现如今已然具备了十分充足且完备的条件啦!”
说到此处,元书记脸上洋溢出满满的自信与骄傲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