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俸禄七百文,食宿皆由医馆提供。”女子轻声细语,言语间透露出对现有生活的满足与感激。
孙思邈闻言,轻轻抚须,微点头颅,言道:“此等待遇,倒也颇为优渥。”
须臾之间,只见两名太医疾步而至,面上皆带急切之色。
“拜见孙神医!”二位太医行至孙思邈面前,躬身施礼,恭敬道来。
“万万不可如此称呼,孙某不过是一介行医之人,‘神医’之誉实不敢当。”孙思邈谦逊回应,双手抱拳,以示回礼,神情中尽显淡泊之态。
二位太医恭请孙思邈至三层雅室,宾主落座后,畅谈良久,话题多围绕医道精微与药理奥秘,彼此间颇有所得,气氛融洽而庄重。
孙思邈目光扫过案上摆放的《卫生管理条例》与《草药百科》,不禁赞叹连连,心中暗想,陆爵爷对医道之理解竟至斯境,实属难得。
他未曾料想,一位爵爷竟能对医术有此等深刻洞见,心中不由生出几分敬佩之情。
“未知神医尊意如何?若非急务缠身,还望神医能暂留泾阳,与吾等共襄盛举,筹建医学院,造福一方百姓。”
那太医恭敬地向孙思邈言道,眼中满是对这位医术高超之人的敬仰。
“陆爵爷曾言,一己之力终有穷尽之时,唯有广授医道,方能使福泽惠及万千黎民。单凭神医一人之力,虽能救死扶伤,却难以遍及四方。”
另一太医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对陆爵爷深邃见解的赞同与对孙思邈的殷切期望。
“在下欲亲见陆爵爷,再行定夺。”孙思邈并未立即应允,而是提出了拜会陆通的愿望,语气中透露着慎重。
“甚好,陆爵爷家中近日喜事连连,两位夫人皆怀有身孕,爵爷定会常归府邸。
我即刻命陆队长前往通报,待其回复,再择吉日拜访如何?”那太医提议道,眼中闪烁着期待之光。
孙思邈微微颔首,允诺道:“如此便好,老夫暂且留于此地,以待后事。”
言罢,他便在医馆中安顿下来,静候佳音。
自孙思邈到来之后,医院中的诸多疑难杂症得以迎刃而解,其名声亦随之远播。
前来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医馆门前更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患者们皆对孙思邈的医术赞不绝口,医馆的声誉也因此日益隆盛。
孙思邈对第一医院的诊金制度颇为称道,凡泾阳县之民,若加入县之医保政令,便可减免汤药之费若干。
此举不仅惠及了县内众多百姓,亦彰显了医者仁心与国家之关怀。
孙思邈常言,医术乃救死扶伤之道,本当惠及苍生,此等举措正合其道。
而此类惠民政令多由陆通定夺,孙思邈对其愈发感到兴趣盎然。
陆通能体察民情,施政以利民为本,实为难得之良臣。
除此之外,孙思邈对陆通所倡之手术消毒、伤口缝合等法亦颇感好奇。
虽书籍中略有提及,然其详尽之理,仍令孙思邈心生探求之意。
他欲知其详,以便将此等医术精进,惠及更多病患,减少世间疾苦。
(生日加更第一章,祝各位郎君看得开心??(ˊωˋ*)??)
喜欢大唐镇国公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大唐镇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