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陛下对北境治理有何打算?"陆通开口询问,欲知李世民之态度,以便相机行事。
李世民道出己见,亦提及大臣之处理方法。李世民意欲牢固掌控北境,使北境牧民归化中原。
要人还是要地?李世民欲二者兼得。
"汝有良策?"李世民问陆通,知其向来不会无的放矢。
"臣确有一些想法,请陛下裁断。"
陆通提议让北境部落为唐养马、牛、羊,中原则以米面补部落粮食之不足,此乃温水煮青蛙之策。
此外,对北境武器之管控必须严格,以防患于未然。
陆通进而提出建设兵团之策,兵团统管军政,设立都护府,下辖数个都督府。将各部落兵员打散,编入唐军,作为平日维持部落安定之辅助力量。
陆通建议由建设兵团管理都护府之军政事务,朝廷予以政策支持,助都护府发展。
先使各部落酋长富足,消磨其意志。后再开放通婚政策,逐步实现同化。
在丝绸之路设立关口,征收关税。
通过这种方式,税收可以用于军资粮饷,从而加速北境都护府的发展。
在官员任命上,实行五年一轮换的制度,军队亦然。
至于都护府的发展大方向,则由朝廷来把控,根据时势变化适时调整。
对于愿意赴北境任官者,朝廷在升迁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具体依政绩而定。
李世民听得入神,陆通之策甚佳,无论短期还是长远,皆考虑周全。
"甚好,深得朕心。然,谁赴北境打头阵最为适宜?"李世民问陆通。
"武将方面,由陛下定夺即可。至于文官,臣欲荐马周前往。其在泾阳积累丰富经验,对于提振经济,他堪当此任。"陆通举贤不避亲,对李世民言道。
"马周,在泾阳表现颇佳,朕甚为欣赏,颇具宰相之才。汝回去草拟一份章程呈朕,朕将与其他大臣商议。"李世民言道。
陆通立即将预先写好的奏折呈递给李世民。此举令李世民愕然,陆通竟早已准备妥当?
数日后,朝廷颁布北境新管理方针。设立北境都护府,下辖顺、佑、化、长四州都督府,及定襄都督府、云州都督府。
尉迟恭任北境都护府首任大都护,苏定方与薛万彻为副大都护。马周则任副都护,协助尉迟恭共建北境。
薛礼亦被陆通派往北境都护府,令其在彼处历练。
临行前数日,薛礼与柳银环辛勤劳作,此去五年,当尽力播种。
对此政策,世家大族们不以为然,不认为李世民能成功。
然而,这些世家大族在草原的生意必受冲击,令他们颇为不悦。
尤其是在设立关口一事上,对世家大族及西域诸国之生意打击颇大。虽不至于伤筋动骨,却也割去不少利益。
泾阳县之关税极高,世家大族深有体会。
喜欢大唐镇国公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大唐镇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