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世家,倒是存有不少所谓之才,可李世民能不用则尽量不用。
世家官员倒是极为积极地毛遂自荐,口中滔滔不绝,说是为了大唐甘愿前往那苦寒之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世民闻其言后,仅是敷衍应对,心中暗哂,只当他们所言如同放屁一般。
此事一时间亦难以商议出个结果来,李世民遂罢朝而散,言改日再行商议。
立政殿中,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缠绵缱绻,情浓意浓,你侬我侬。长孙皇后与李世民同盖锦被,皇后轻偎于李世民宽阔的胸膛之上,其情其景,甜蜜如丝,温馨若梦。
“二哥为何叹气?”长孙皇后闻得李世民在完事之后发出轻叹之声。心忧是自己伺候有所不周,遂启唇开口询问。
于是,李世民遂将烦恼于吐谷浑之事,逐一分享与长孙皇后倾听。虽说后宫不干政,然李世民执意要言,亦是无法阻拦。
二人沐浴更衣毕,相携坐于凉亭之中歇息。李世民忽忆及李承乾,欲瞧瞧太子对此事存有何看法。于是,李世民遣内侍前往传唤李承乾。
不多时,李承乾跟随内侍匆匆而至立政殿外的凉亭,对着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恭敬问候并行礼参拜。
长孙皇后款款起身,与李世民告退,言道:“臣妾先行退下了。”
长孙皇后离去之后,凉亭之中仅留下了李世民与李承乾二人。李世民微微抬手,示意李承乾坐下。
“承乾,前几日你亦在旁听闻了有关吐谷浑之事,不知你可有何想法?”李世民目光灼灼,对着李承乾问道。
“父皇可是在烦忧那人选一事?”李承乾略作思忖后,缓启朱唇开口问道。
“嗯,朕能拣选出武将出任大都护,然文官却是未寻得甚为妥帖的人选。”李世民对着李承乾言道,有意借此考教一番。
李承乾一时沉默不语,李世民皆选不出适宜之人,他所结识的文官更是寥寥且难当其任。不过他自身倒是存有一个想法,只是估摸李世民断不会应允。
“你可是有什么想法,速速说与朕听听。”李世民见李承乾若有所思之态,便出声让他讲出来。
“儿臣想去担任吐谷浑之地的大都护,望父皇能够成全儿臣此愿。”李承乾壮起胆子,鼓足勇气开口言道。
“不可,储君岂能擅离京师,再者,建设兵团此等要事,你又毫无经验,断不可出现差错。”李世民想都未想,直接严词拒绝。
“父皇此言差矣,陆先生曾言,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方为正道。倘若不去亲身实践,那么再好的政令亦无法因地制宜,若不及时修正,决然称不上好的政令。儿臣虽是储君,但亦需切身知晓政务,否则日后又如何能够做到明辨是非真伪。”
“再者,诚如陆先生所言,开国君主之所以能够成就文治武功,无非便是亲身历经了诸多事宜与艰难险阻,方能洞若观火,不被奸佞所蒙蔽。难道父皇就只想让储君做一个守成之君吗?不应当更为勤勉,力求青出于蓝吗?否则这万世基业又从何谈起?”李承乾越说越是激动,胆子亦是大了起来。
喜欢大唐镇国公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大唐镇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