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眉头紧锁,满面忧色,目光中透着深深的疑虑与不安。
只见泉盖苏文淡定而言:“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大唐未在初始之时发兵,后续便艰难矣。说不定待到彼时,吾等已然将新罗攻克,届时,大唐军队纵是前来,又能奈我何?”
其神色自若,语气笃定,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莫支离所言甚是有理。”高藏至此方才松了一口气,脸上绽出一抹笑意。其紧绷的面容渐趋舒缓,先前的忧惧之色亦随之消散,仿若拨云见日,重获心安。
距离两国使团归去尚有数日光阴,只因大唐尚未于通关文牒之上加盖印章。
金胜曼携着几位使团成员于长安城中游逛,竟发觉西门方向的人流相较其他三个方向明显更为繁多。那熙攘人群,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好不热闹。
长安之繁华,金胜曼已然见识无遗。然此刻,金胜曼忽生一念,欲瞧瞧除却长安之外,这京畿道的其他诸地究竟是何番景象。其心之所向,眸中满是好奇与期待。
西门附近,往来之客商皆需接受盘查。金胜曼款步上前,微微欠身,柔声询问:“敢问军爷,此地缘何会有如此众多之客商?”
城门卫见金胜曼之服饰,便知晓其乃外邦之人,且观其大唐话说得并非利索。不过,城门卫仍耐心地与金胜曼解释道:“此些皆为前往泾阳行商之客。因朝廷之某些规定,前往泾阳之客商皆需受此盘查。”
金胜曼闻听之后,心中顿感奇怪。长安已然如此繁华昌盛,为何仍要去往他处行商?且瞧这架势,这城门卫所述之泾阳之地,竟似比长安更具吸引力,当真是怪异至极。其蛾眉轻蹙,美目流转,满心皆是疑惑不解。
金胜曼脸上挂着和煦如春风般的笑容,对着城门卫温婉地问道:“这位军爷,不知如何前往泾阳?”
其声轻柔,似黄莺出谷,又似珠落玉盘,悦耳动听,令人心生欢喜。
城门卫抬手指向不远处的一处车行,言道:“您瞧那边,便有租车的商家。您付与车行银钱,他们自会有人负责驾车送您等前往泾阳。”
其言罢,手臂仍悬于半空,指引之意甚明。
金胜曼顺着望去,前方果有一处车行,车行门前人头攒动,门庭若市。观此情形,想来皆是欲往泾阳之人。那熙攘之景,直叫人慨叹此番热闹非凡。
金胜曼遂令使团之人前去租一辆马车,欲前往这神秘的泾阳一探究竟。
使团之人未几便租得一辆马车,几人旋即一同踏入车厢。车夫挥动马鞭,骏马嘶鸣,蹄声嘚嘚,缓缓驶出西门,踏上了连通长安与泾阳的那宽阔水泥路。
金胜曼伸出纤纤玉手掀开车帘,当她瞧见那水泥路之时,心中惊骇难抑。这路面看似石头却又并非石头,宽阔无垠且平坦如砥,当真是奇妙绝伦,匪夷所思。
其美眸圆睁,樱唇微张,满脸皆是不可思议之色。
喜欢大唐镇国公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大唐镇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