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返回长安后,召集房玄龄、杜如晦及长孙无忌等文臣。李世民与众重臣商讨泾阳县之新政,探讨推行之可能。
"陛下,泾阳县新政施行未久,诸多潜在问题尚未显现,我等不必急于一时,待数年后观之不迟。"房玄龄言道。
"臣亦持此见,泾阳县与他处不同。泾阳县已清除世家大族之势力,推行新政并无多大阻力。他处,暂时尚不能及。"长孙无忌说道。
其余大臣亦持此见,李世民遂不再坚持。
"那便谈谈漠北之地吧,昔日之策略终究是权宜之计,唯恐时日一长,漠北蛮夷卷土重来。"李世民转移话题,提及漠北。
众重臣提出多项策略,然皆未能令李世民满意。他期望者,乃使漠北之人亦成为大唐子民,心怀认同。
仍有多人认为东突厥旧地价值有限,草原不似中原,难以耕作,唯能放牧。中原为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大相径庭。
故房玄龄等主张,对东突厥旧地应以分化安抚为主,施以治理。
终,李世民与众重臣之期望相异,暂采房玄龄等之策治理东突厥旧地。
泾阳县陆家庄,陆通与马周坐于庭院之中,品茗闲谈。
"郎君,养猪场已步入正轨,劁猪之肉,果真味美?"马周询问。
"数月之后,君自可知晓。鸡鸭羊肉价昂,百姓亦不舍得购。劁猪之肉肥美,且无膻味。吾等先定一目标,让泾阳县之百姓皆能吃得上肉。"陆通说道。
"若能有牛奶羊奶,则更佳。如此,大唐百姓之体魄将更加强健,有好身体方能保家卫国。"陆通继续说道。
"牛奶羊奶?周尝过数回,味道不佳。"马周摇头。
"稍作处理便佳,如煮熟后加糖。只是泾阳附近无良牧场,欲得大量牛奶羊奶,颇为棘手。"陆通挠头。
液体奶制作颇费周章,储存与运输皆为大问题。然而,干乳制品或可考虑,如奶酪、奶粉等。
令东突厥旧地之部落生产此类商品,亦为良策。
中原提供米面,以补部落粮食之不足。如此,北方游牧民族可得最大程度之安定,加之中原文化之同化,时日一长,北方自可彻底纳入大唐版图。
陆通思量着寻机一见李世民,详尽规划北方建设之事。
东突厥旧地不可任其自然,必严加管控。且此地煤矿丰富,或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牧民过冬之难题。
"马周,若令汝赴北方,负责治理东突厥旧地,汝可愿意?"陆通突然问马周。
"郎君对东突厥旧地有所图?"马周随陆通已久,瞬间意识到何事。
"确有所思,但未知汝是否愿赴那苦寒之地。毕竟,北境建设非易事。"陆通言道。中原人难以适应北境环境,陆通亦不愿强人所难。
"只要郎君有意,马周愿赴北境,绝无怨言。"马周对陆通说道。
"不急,过几日吾将探询陛下之意,若能成事,届时再议。"陆通起身,轻拍马周之肩。
数日后,陆通乘马车抵达长安城,于宫门外等候。
李君羡将陆通求见之事禀报李世民,李世民令李君羡引陆通至御书房。
"微臣参见陛下。"陆通向李世民行礼。
"无需多礼,汝无事不登三宝殿,定是有事要与朕言。"李世民对陆通之性格颇为熟悉,知其无事不会轻易来见。
李世民赐陆通座,随后命其道出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