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元年的冬天,灾民们已陆续被送回家乡。李世民在朝会上多次提及陆通献粮的义举,为封爵之事做铺垫。
世家的官员们想方设法阻挠,房玄龄与杜如晦未料到李世民竟如此坚持,但他们的立场开始有所松动。
他们与李世民本为同道中人,若此时再反对封爵之事,恐怕会导致双方产生隔阂。这并非房玄龄与杜如晦的本意,因此他们选择了既不赞同也不反对的态度。
冬至大朝会如约举行,皇宫内举办了盛大的庆典。群臣与各国使节齐聚太极殿,歌舞升平,一派繁荣景象。
朝贺仪式结束后,李世民开始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各大国公等爵位相继产生,这也象征着秦王李世民一派正式执掌大唐。
"泾阳县陆家庄陆通,在灾情肆虐之际,仗义援手,为我大唐争取了宝贵的时机以应对灾情。朕意封陆通为泾阳县子,愿我大唐以此为楷模,深刻体察民生之艰难。"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俯视着群臣,特意扫视了几眼世家官员,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厉光芒。
程咬金等武将亦得知陛下之前赈灾的粮食来源,对陆通心生好感,认为如此大义之人世间罕见。
"俺老程也同意陛下的看法。"程咬金第一个站出来,笑眯眯地拱手赞同。
程咬金虽看似粗犷,实则心细如发,始终坚定地站在李世民这一边。
秦琼、尉迟恭、徐世绩等人也纷纷出列表示赞同。对于区区一个子爵的封赏,既然李世民有意为之,他们自然表示支持。
世家官员依旧竭力阻挠,各种理由都被他们提出。他们还不忘有意无意地提及魏征,试图让这个以刚直着称的魏征出来反对李世民。
魏征对世家官员的暗示视若无睹,神态自若。他虽以刚直着称,却非愚钝之辈。
再者,陆通的善行符合大义,魏征自然不会与李世民持相反意见。作为一名忠臣,他深知自己的立场与觉悟,对于形势的判断亦是敏锐。
众多武将纷纷表示赞同,而文官一方,长孙无忌也站出来表示支持。
接着,魏征也出列表示赞同,并对陆通大加赞扬,这让李世民感到十分满意。
魏征在批评时言辞犀利,但在赞美时亦是滔滔不绝,连环的马屁功夫丝毫不逊色于那些世家官员。
李世民将目光投向了房玄龄与杜如晦,期待听到他们的意见。这两人是他的得力助手,李世民非常希望他们能够同意。
房玄龄与杜如晦感受到了李世民的目光,随即一同出列,表示赞同。
至此,陆通的爵位正式确定,被封为泾阳县子。
泾阳县陆家庄,陆家宅邸内。内侍正高声宣读圣旨:
"敕,册封泾阳县陆通为泾阳县子。陆家世代良善,仁名远播。陆通秉承家风,在灾情期间献粮救民,大仁大义。
……
制书如右,请奉制付外施行。"
"草民陆通,感谢陛下恩典!"陆通起身,恭敬地接过圣旨。
陆伯与四位侍女随后也齐声高呼:"感谢陛下恩典!"
陆伯与初夏秋冬四女心中激动不已,暗想郎君终于有所作为,陆家出了子爵,真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陆伯走到内侍面前,递上了一枚金锭,重达一两。内侍起初推辞一番,但最终还是装作勉为其难地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