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通引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考试制度于泾阳县学,仿若后世那千军万马争渡独木桥般的高考景象。
学子们犹如置身于激烈的竞争之中,每个人都成了追求卓越的卷王,力求在众多才子佳士中脱颖而出,成为那独步天下的佼佼者。
此等举措,不仅激发了学子们的求知欲与上进心,更是在县学内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纷纷称道,谓之开风气之先。
泾阳县学的学子们心中虽苦不堪言,但身体却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们深知,无论能否在科举中一举中第,至少不能在县学中垫底,以免颜面无光,贻笑大方。
于是,晨昏苦读,夜以继日,每个人都卯足了劲,力求在学业上更进一步。
尽管压力重重,但他们心中仍怀有一线希望,盼望着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原以为勤勉读书已是极难之事,未曾想陆县令竟有更为严苛的读书之法。
他不仅自身勤于学问,还对县学中的学子要求甚高,仿佛不知疲倦的牛马,驱使着学子们不断向前,不敢有半点松懈。
如此严酷的学习之道,让学子们既感敬畏又倍感压力,但也激发了他们不服输的斗志。
恰逢此时,活字印刷之术如天降甘霖,于泾阳县大放光彩。
学子们因此得以沐浴在知识的海洋之中,无数习题与考卷如江河之水,源源不断地涌来,似乎印刷之人不知疲倦,也不计成本。
此等便利,虽让学子们的案头负担更重,却也让他们有机会博览群书,精进学业,受益匪浅。
“夫君,你看县学里的学子们比下地干活还要劳累,你这些法子真是太会折磨人了。”春儿挺着隆起的肚子,温柔地对陆通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嗔怪。
陆通闻言,微微一笑,轻轻抚了抚春儿的手,温言道:“春儿,你有所不知,这科举之路,非比寻常。
唯有勤学苦练,方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这些学子,将来或许能为国效力,光宗耀祖,今日之辛苦,便是为了明日之辉煌。”
春儿听罢,心中虽仍有些不忍,但亦明白陆通的一片苦心,柔声道:“夫君所言极是,只是这些孩子们年纪尚轻,还需多多关照,莫要累坏了身子。”
“我可不用参加科举,再说,我这样做也是为了他们好啊。
你看看,天下哪里的学子能有这般机会,阅读如此多的书籍,经历如此多的考验?”
陆通说着,脸上浮现出一抹狡黠的笑容。
春儿见状,不由得轻笑出声,摇头道:“你这人啊,真是拿你没办法。只盼那些学子们能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不负你一番教导。”
陆通闻言,眉宇间多了几分欣慰,轻抚着春儿的手背,柔声道:“他们会明白的,春儿。而我,亦会尽我所能,让他们在求学的路上少走些弯路,多些成就。”
屋内,二人相视一笑,窗外,夕阳斜照,仿佛为这对夫妇的对话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待陆家于长安城内开设了一爿书肆,卢氏终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波澜。
陆家的书卷,装帧雅致,纸页上的字迹清秀,排版疏朗,令人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