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诸位欲购多少粮食?"陆通心中有了猜测后,决定不再与对方纠缠,直截了当地询问,意图结下善缘。
陆通心想,若能助李世民解决此次赈灾之急,未来必得多方便利。自己粮食充足,以此换取李世民之情谊,实为明智之举。
陆通考虑,若不借粮,恐与李世民结下梁子,届时若被暗中刁难,则颇为棘手。他并非惧怕,只是不喜无故添扰。
"未知陆通小兄弟手中有多少粮食?"李世民见陆通从容不迫,推测其手中粮食定然充足,心中不禁喜悦。
"灾民人数几何?"陆通反问道,试图了解赈灾的具体需求。
"长安及其周边诸县,灾民人数不下十五万。"房玄龄沉思片刻后,给出了一个数字。
贞观元年的长安城,人口约有六七十万。此次灾民达十五万之众,可见长安所承受的压力之大。
按泾阳县赈灾之标准,一万人一月需6000石粮食。若长安有十万灾民,则一月需石。
陆通有能力承担。
"十二万石粮食,是否足够?"陆通略作思量后,提出了自己的提议。
十二万石足以解决长安及他县赈灾之需。一个月时间,亦足够李世民调集粮食抵达。
李世民与房杜二人闻言皆感震惊,陆通竟能一次性提供如此巨额的粮食。有了这十二万石粮食,李世民对解决此次灾情充满了信心。
"小兄弟此言可当真?!"李世民激动地追问,眼中闪烁着惊喜与期待。房杜二人同样激动,对陆通的大手笔感到震惊。
"自然是真的。"陆通一脸疑惑地看着李世民,他心知李世民此时的财政状况并不宽裕。
目前长安粮价已飙升至100文一斗。若按此价出售,李世民需支付十二万贯钱币来购买粮食。
"未知小兄弟意欲以何价格出售?"杜如晦考虑到长安当前的粮价,忍不住询问陆通的出售意向。
陆通沉思片刻,心知若按当前市价出售,李世民恐难以承担。若以灾情前的五文一斗出售,总价则为六千贯。
相较于李世民的人情,六千贯钱财对陆通而言不过是小事一桩。陆通决定将粮食无偿赠予李世民,以示诚意。
"此番粮食,不收分文,权当为我父积德行善。"陆通开口,决定无偿提供粮食。
"这怎么使得,还请小兄弟开个价。只要价格公道,我们愿意购买。"房玄龄急忙回应,坚持要以合适的价格购买粮食。
陆通瞥了一眼房玄龄,心中明了,看来从李世民处获得人情并非易事,给钱与不给钱,所结交的人情分量大不相同。
"也罢,便以五文一斗出售吧。如何?"陆通不再坚持,提出了自己的价格。
房玄龄正欲再次开口,却被李世民及时制止。
"既如此,便依小兄弟所言。在此,我代大唐百姓向小兄弟致以谢意!"李世民开口,对陆通的慷慨之举表示感谢。
李世民明白房玄龄的顾虑,但他身为皇帝,怎能吝啬。他深知患难见真情,对陆通的慷慨与无私表示由衷的欣赏。
喜欢大唐镇国公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大唐镇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