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大唐镇国公虾仁 > 第40章 泾阳自治县(第1页)

第40章 泾阳自治县(第1页)

自大唐平定东突厥,四夷臣服,使者纷纷,赴长安朝见。

周边之国,共上尊号于李世民:天可汗!

亚洲洲长,正式诞生。

贞观四年,泾阳新城,历时一年有余,终建成。

其中尚多细节待磨,然新城已始履职。商户开门迎客,百姓安居乐业。参与大基建之商人,免税一年,后续五年,每年恢复税收两成。

除此之外,商贾之后代,可参与科举,亦可参加泾阳县基层官员之考核。合格者,可被举荐转正。

此令那些冒险一搏之商贾激动不已。与此政策相比,所付出之钱财,实不足道。

泾阳县颁布众多新管理条例,涵盖商业、民生、交通、治安等诸多方面。

泾阳县之读书人与基层官吏,于泾阳县各地奔走,宣扬新政法。

泾阳县之百姓闻泾阳伯作保,未有多少抵触。毕竟,此政令对百姓无害。

泾阳县之县学增设算筹与格物两课,县学学子皆须学习。成绩不及格者,不得参加下一级科举。

此令泾阳县之读书人苦不堪言。多年读圣人经典,难以一时学算筹与格物。

官府亦虑及此,提出科举落榜之学子可在泾阳基层历练,优先录取转正之政策。此令学子不再抵触,心生希望。

泾阳城外,陆家薯片工坊迅速崛起。程咬金、尉迟恭与秦琼三人之水泥批发市场,亦在泾阳城外开业。

除此之外,李靖家的纺织厂也在泾阳城外建成。

自泾阳至长安城之四十里水泥马路,亦已建成。众多商贾首次踏上此路,皆感震惊。路面平坦,结实,驾车舒适无比。

水泥路成,货物运输加速,损耗亦减。

货物成本降低,商贾利润增加。

尽管水泥路各路口设收费站,商贾对此并不介意。与损耗相较,此费实不足道。

"观音婢,观之,陆通竟收过路费,如拦路打劫之土匪。不少官员皆弹劾之,哈哈。"李世民对观音婢言道。

"妾身以为甚好,泾阳县修水泥路,投入真金白银。且水泥路可减赶路时间,降路途损耗,收费亦合理。"观音婢言道。

"且泾阳县之大基建计划,亦使陛下获利颇丰。单是水泥之一成收入,便有数十万贯。"观音婢为李世民按摩。

"然也,朕之内帑终不再窘迫,汝等亦可过得更好些。"李世民感慨万千。

"不过知节他们亦赚得不少,皆比朕富有。"李世民言道。

"陛下,彼等出钱出力,比你辛劳。"长孙皇后忍不住笑曰,李世民此乃坐享其成。

随着水泥声名鹊起,众多商贾赴泾阳购水泥,或用以建屋,或贩卖至他处。

陆家薯片亦风行泾阳与长安,成为炙手可热之零食。

虽不久后涌现模仿者,然陆家薯片之风味,彼等难以仿效。生意虽有盈利,但不多。

新粮渐次推广,各地粮食丰收,大唐粮价开始下跌。世家大族纷纷抛售粮食,恐再迟,则粮食将腐于仓中。

陆通向李世民索一太监,专司切雀。李世民不解陆通要此太监何用,然终赐太监予陆通。

太监至泾阳县后,陆通命其以猪仔练习劁猪之术。太监虽不明所以,然仍遵命而行。

太监技艺纯熟后,陆通复命其收徒数人。

太监仍遵命而行。

不久,那些徒弟已能独立操作,技艺颇佳。

随后,陆通遣人四处购猪仔,于城外建养猪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