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大虎眉头紧锁,说:“算了吧,省下子弹对付日本人吧!”
副官不解地问:“日本人不在东三省吗?”
姚大虎说:“他们很快就要南下了。”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震惊的“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姚大虎师接到命令:立即回清泉县驻防,守护武汉北大门,准备随时抗击日寇入侵,“剿共”一事,暂且搁置。
副官拿着电报,不知所云,不解地问道:“这电报是什么意思呢?”
姚大虎说:“国共之战是家事,现在日本人侵略我中华民国,自然要将家事先放一放,共同抵抗外侮了。”
一九三七年底,姚小虎等人也接到命令:立即赴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开展敌后抗日战争。上级决定在大别山根据地建立新四军独立支队,直属新四军军部指挥。独立支队由姚小虎任司令员,张天雷任政治委员。除了延安派出部分军政干部外,独立支队以红一师为基础,就地发展力量。
姚小虎还没结束抗日军政大学的学习,因此他先派王义勇和王义军先回大别山,去联络张天雷,并传达上级批示,同时打探王秀英等人下落。
姚小虎叮嘱王义勇、王义军:“你们要先公后私,你们回到家乡后,先要设法联络到张天雷政委,传达上级精神,同时与当地国民党军取得联系,争取消除敌对状,壮大我们的力量。然后再设法找王秀英、陈小曼等人。我一结束学习,立即返乡。”
王义勇、王义军齐声说:“保证完成任务!”
王义勇、王义军身穿新四军军服带着两名警卫员星夜兼程,向大别山急驰而去。
张天雷领导的红一师在大山深处已坚持了好几个春秋了,他们开始一直在盼望红军主力部队能尽快回来,后来才知道红军主力是一去不复返了。上级批示他们就地开展游击战争,于是他们在当地人民的支持下,开展独立自主的武装游击战争,但因为势单力薄,始终未能建立一块自己的根据地,终日在大山丛中与敌人周旋,人员不断减少,从3000多人锐减到不足1000人。张天雷在寻找机会,好好地打一阵,壮大一下声势,现时也改善一下自己的装备。
侦察员来报,说是姚大虎的部队离开了清泉县城,向西安出发,据说是国民党的总头子蒋介石被抓起来了,估计姚大虎的撤走与蒋介石有关。
张天雷和周承志找来赤卫军许长天、王大平等人商量,决定利用此机会,攻占清泉县城。
张天雷说:“我们需要打一个大仗来扩大我们的影响,壮大我们的力量。”
王大平高举地说:“我早就盼着这一天啦,这几年咱们被迫躲在山洞里,简直太窝囊了,这次要好好打一仗,出一口恶气。”
周承志说:“我们这一仗打好是很好的政治动员,表明我们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红军还在,共产党还在,我们还有革命力量。仗打胜了,可以鼓舞革命群众的斗志,也可以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
张天雷说:“看来这仗是非打不可了,你们有没有好的建议?”
王大平说:“敌人太平日子过惯了,防备松懈,我们可以来个里应外合,由我们赤卫军在白天混进城里,你们隐蔽在城外的小树林里,等我们一交火,你们主力就冲进来。”
许长天说:“城里的敌人总共只有800余人,关键是县城南刘家村还有姚大虎留下的一个营,他们如果闻讯增援,我们有可能吃不消。”
张天雷说:“如果是姚大虎还在时,他们也许会积极增援,但是姚大虎现在不在清泉县,他们不会积极增援,再说,我们行动时又是在晚上,他们摸不清虚实,是不敢冒然增援的,等天亮后,他们得知我们情况后,我们已经消灭了城内的敌人,就可以腾出手对付他们了。”
第二十六章 一场误会
一九三七年农历正月十八夜,下着雨,一片漆黑。清泉县城的富人、商人、官吏、警察、宪兵们刚过完新年,吃也吃饱了,玩也玩累了,正抓紧时间睡大觉。
所以当赤卫队放倒岗哨,打开城门里,里面的敌人浑然不知,当红军战士的刺刀指着他们的胸口时,他们还在打着呵欠,战斗出乎意料地顺利,除了零星的抵抗外,大部分敌人在睡梦中作了红军的俘虏。
周承志带着人攻进了县警察局,局长吴大林和宪兵队长刘宝已经逃走了。周承志指挥战士将警察押送出警察局,没料到一个警察私藏了一支手枪,举枪击中周承志的胸脯,红军的优秀指挥员周承志慢慢地倒在地上。
第二天,清泉县城飘扬着鲜艳的红旗,人们似乎回到九年前的鄂东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