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杨载着盛气凌人的刘巧巧,回到家属大院。
吉普车停下。
“刘同志,沈部长那边需要人手,我就不送你进去了。”
“没关系,我自己回去就行。”
宋志杨是沈寒年身边的人,刘巧巧多少有些敬畏之心,提着用网兜装着的铝饭盒,开门,从后排座位下车。
大院正门口,左右两侧有卫兵穿着正装,真枪实弹,二十四小时值勤。
吉普车亮着车灯,开走。
刘巧巧站着,直到看不见橙黄色的车尾灯,这才抬脚往旁边的招待所走去。
刘巧巧父母心急如焚,去沈家打听,沈家保姆说刘巧巧一早就出门了,不在沈家。
他们人生地不熟,在附近找了一圈,也没见到刘巧巧。
刘巧巧父母如坐针毡,正商量着要不要报警,刘巧巧出现在房间门口。
“我一个大活人有手有脚的,能人间蒸发了不成吗?大惊小怪的。”刘巧巧走进房间,没好气地把网兜丢到床头旁的木桌上,道:“还没吃饭吧!从饭店给你们打包的,快吃吧。”
她过生日,父母跟着她开顿荤,也算她这个女儿尽孝了。
刘巧巧父母担惊受怕一小天,得知刘巧巧是到饭店给他们买吃的去了,两人对视一眼,欣慰笑道:“都说女儿是爹娘的贴心小棉袄,我家巧巧打小就比两个哥哥懂事上进,知道心疼爹娘。”
“儿的生日,娘的受难日。”刘母不由想起生刘巧巧那天,她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刘巧巧脐带绕脖,她难产,吃了不少苦头,“巧巧,好闺女,娘没白疼你。”
打开饭盒,看着里面满满登登的肉菜。
刘母眼角闪着泪花,对刘父道:“孩儿他爹,你快看看,巧巧给咱们点的都是肉菜,这肯定要花不少钱的。”
庄户人家一年到头少沾荤腥。
这些炒菜,对于有钱人家来说平平无奇。
对刘父刘母来说,那可是过年都不一定能吃到的美味佳肴。
刘父抽着烟袋锅子,嘴角咧着,合都合不上,高兴地连连点头说好。
瞧着父母的穷酸样,几个剩菜就打发了,刘巧巧手指捂着鼻子,打心眼里反感憎恶。
“你们吃吧,我回沈家了。”
刘父刘母感动之余,想起另一桩事,及时开口叫住刘巧巧。
“巧巧,你等等,爹娘有事和你说。”
刘巧巧不耐烦地转回身,脱口而出道:“还有什么事啊?”
刘母抹了抹眼泪,笑着上前拉住刘巧巧的胳膊,说道:“你也知道,这个时节家里农忙,爹娘先回去侍弄完庄稼,再来沪市。”
害怕惹刘巧巧生气,补充道:“巧巧,你也要体谅体谅你的两个哥哥,他们老大不小了,秋收粮食卖了钱,他们好娶媳妇。当然了,爹娘不是命令你,是在和你商量。”
刘巧巧用鼻子哼道:“哥哥们结不结婚又能怎么样,两个穷光蛋娶两个没知识、没背景的农村媳妇,再生一窝小穷光蛋,一辈又一辈穷下去,爹娘,你们也是半截入土的人了,怎么算不明白账。”
“我才是家里最有希望的孩子,没错,我是女孩子,但我有本事,靠自己考上大学,攀上沈家,你们是我父母,将来有我一口吃的,能让你们饿肚子?爹娘,你们掂量掂量,到底是哥哥们重要,还是我这女儿更有价值!”
她没嫌弃父母没见过世面,留在沪市碍手碍脚,父母却挂念靠山村里那两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儿子!
“也对,说来说去,我是女孩,哥哥们是男孩,我不能给老刘家传宗接代,你们愿意回去就回去吧,我不拦着你们。”
刘巧巧思维敏感偏激,习惯享受父母的偏爱,所以才有恃无恐。
她父母留下来,能起到多大作用?说实话,没有多大作用。
但她就是不喜欢父母拿她和两个哥哥做比较。
“巧巧,爹娘只是和你商量,你要是不同意,我们就不回去。”
眼瞧着刘巧巧甩脸色,刘父刘母爱女心切。
他们随口一说,刘巧巧反应这么激烈。
于是忙止住话题,不敢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