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柱点点头安慰刘真:“老人家都这样,人老了最怕死了,你婆婆想活着。也是想看到子礼他们出息成家。你也别多想,凡事好好孝顺你婆婆。做人家儿媳就得孝顺公婆婆!”
刘真翻了个白眼。咋不见你家媳妇考顺爹呢?不过这话刘真说不出口,这要是把张氏得罪了。爹这日子还过不过呀!
而且大哥可听张氏的话了,让张氏挑拨下去,大哥这心思指不定也会变的。刘真只得勉强笑了笑:“大哥说的是,我日后会好好孝顺婆婆的。”
刘柱也不好管刘真的家事,见刘真回的敷衍,也就作罢了。提起刘老爹的病情,也只能叹息了。刘真看刘柱情绪低落,外加叹息的样子,立马就觉得大事不妙了。着急的看着刘柱:“大哥。你说呀,爹到底咋样了?”
刘柱气着刘柱眼神哀痛,可是终是开口了:“大夫说爹常年劳作,身子早就耗损过度了,这次吐血把心里的最后一团气也泄了。
又一时急火攻心,伤了身了的根本了。身子只会一日不如一日,好好用药养着也最多就是半年了,也许三个月,反正爹没多少日子了。”
刘真不敢相信。一直以来精神都很好的爹,身子居然破败成这样,最多还有半年,还得药材养着。这要是没进城治病,没有人精心的伺候着。
想到刘真就一阵后怕,一阵庆幸。可是心里却一时受不了。这爹要是真走了,娘的苦日了怕是也来了。可是刘柱一家。说破天也没义务管娘吧!
看来自己日后必定得省些银子出来,至少让娘有口饭吃吧!
刘真眼睛一红眼泪就出来了。“大哥这是真的吗?爹平日里不是好好的吗?咋的这一次就要去了呢?这可咋办呢?”
刘柱看着刘真伤心。自己虽然没刘真那么难过,可是心里一样不好受。可是这生老病死是必然的,哪有人不死呢?再说爹吃了大半辈了苦了,也许真该休息了。
这是刘月劝自己的话,当时刘柱心里难受,刘月就开导自己民。现在想想自家闺女说的真有理,这人生可不就这样吗?到年纪就会离去,这万事万物都有那一天。
“没事,爹现在活着就好,这剩下的日子好好孝顺爹就行了,让爹走好最后一程吧!只是刘家村那边,就得妹子你自己去说说了,看他们是想把爹接回去,可是如何?
当然他们要是真不想管,爹就还在大哥这儿,反正大哥也不差爹这口饭吃。家里药材上也供的起,不会委屈爹的。”
刘真愤怒的直接回道:“他们才不会管爹呢?他们会舍给爹出一分银子吗?大哥你也听到了,三嫂那天可是把爹直接推给我了。
我一个出嫁的姑奶奶的,三嫂都好意思把人推给我,你想想她们该有多不想管爹。更何况她们哪家都不会尽心照顾好爹,
就像大哥你说的哪样,爹辛苦了大半辈子,现在到老了,就让他老人家,过的舒服些吧!”
说完刘真就泣不成声了。想到二房三房,刘真心里又气又怨,要是自己当初拿待她们的心,一小半对刘柱一家,也许张氏和刘月待自己会好几分呢?
刘真也知道二房三房不会理爹的,之前没大病都不愿意管,现在要花银子好好养着,他们会管才怪呢?
可是这事自己该走的场面还得走,总不能让人说自己不给他们尽孝的机会,而且爹这次真有可能就走了,别到时候他们才后悔。虽然刘真说了这气话,可是刘柱还是觉得有必要去说一声。
而且村里的族人那儿,也得支会一声,不然二房三房整出什事来,又成了自己的不是了。这可是刘月和刘成叮嘱过的,刘柱当时不觉得在理,后来觉得说说也是应该的。
而且谁面对亲人离逝,都会难过伤心,就算二弟三弟再不孝顺,到了这个份上,也该会回心转意才是。
刘柱脸上认真极了:“妹子,话可不能这么说,定中关呼爹和二弟三弟的名声。按规矩上说,我现在不是爹的儿子,二弟三弟理应来管爹的事。
而且这事要不通知他们,爹哪天真走了,他们会怪我们的。这平日里不孝就算了,可是爹都快不行了,他们就有权知道此事。不然日后这事就说不清了!”
刘真虽然不情愿,可是大哥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自己就真得让人送信回去。
娘也得知道此事,看娘打算咋办,是她照顾爹终老,还是继续在大哥这儿。不过不知道为何,刘真总觉得刘柱想的太美好了,这事肯定不是如大哥想的那般。
两人说完话,刘真就带着点心去看刘老爹了,进屋就见张氏在边上,给刘老爹喂人参鸡汤。这汤可足足炖了一天,香味闻着就有味口。老人家这些日了也就只能吃些米粥,再就是喝些汤水了。
张氏看着刘柱每日里愁着如何给刘老爹做吃食,可是却做不好,只得自己亲自动手了。
刘柱为此没少在张氏跟关说感谢的话儿,可是张氏一点也没放心上,只是感激当年刘老爹给的一个银镯子。现在刘老爹也活不了多久了,自己能帮着刘柱做一分是一分吧!
刘真看到张氏喂刘老爹喝汤时,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还是刘柱解释:“爹现在身子不日不如一日,每日里我都为爹的吃食发愁,还是你嫂子手艺好,这才让爹多吃几口饭。每日里都要喝嫂子炖的人参鸡汤,眼见着这两日精神头就好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