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要带赵小宇去的地方是他祖母的老家――江南古镇朱家角。
“打的?为什么不坐公交?”赵小宇不太赞成高建的出行方式。
“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路上呢?那里很好玩,一整天都不一定够。”高建边说边管自上了一辆停在宾馆门口的出租车。
赵小宇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随高建上了出租车,开始了与梦想中驴友完全不同的旅行。她梦想中的驴友是背个大包,以途步为主,时不时地跳上一辆长途车的那种。她偷偷看了一眼高建,发现和他一起出去绝对不可能产生那种意境。
不多一会的功夫,一个到处都是明清建筑的古镇出现地小宇的眼前,让她目瞪口呆。她惊讶于上海市郊还有这么一块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原汁原味、真山真水的天然景观,在这里可以寻找一种回归自然崇尚野趣的享受。
高建将赵小宇带进了一条小街,赵小宇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将自己往死胡同里带。前后左右都是房子,正前方也是房子,这个高建为什么还要往前走?他真的想尝试一下不撞南墙不回头是什么感觉吗?可就在赵小宇以为走到了路尽头的时候,直角拐弯,一街市面突现眼前,突然令她产生别有洞天的奇妙感觉,这突如奇来的变化,让赵小宇目瞪口呆。
“这种在老街上出现奇特拐弯的景观,是其他古镇难得一见的,你不来这是不可能见到的。”高建的脸上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笑容。
“太有趣了!”赵小宇不禁拍手叫绝,“一直以为上海是个没有历史的城市,真没想到这里这么古朴。”
“谁说上海没有历史?这个地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知道大跃进吗?”
“知道,书上有,五十年代末的一场运动,基本属于瞎折腾那种。”
“是啊,那时的人们想在几年内赶上英国超过美国,就时兴大炼钢铁。这个镇子上的人突发奇想,为了找铁,竟然奇迹般地把镇子北面的大淀湖抽干了。在湖底,人们意外地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遗物,被证明是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一年后,又在淀山湖中捞起大量石刀、石犁、石纺轮、印纹陶片等,这些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代的遗物,足以证明数千年前朱家角的先民就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了。这可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古镇。”
他们走过一个小桥,又钻进一个僻静的小巷,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几只小鸟。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的道路上,一阵风吹起几片落叶。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赵小宇脱口而出,这首诗太形象了。
“可惜没有古道西风瘦马,现在也不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呵呵。”高建笑了,这丫头好像有点思想。
中午时分,高建的赵小宇来到了著名的淀山湖旅游风景区,那是八十年代新建的一处大型风景区,经过多年的扩建,现在已成为上海最大的旅游胜地。景区内建有运用传统园林艺术再现的红楼胜景大观园。
“要进去吗?”高建问赵小宇。
“人造的,好像没什么意思。”
“是的,我也不喜欢。走,我们去找一片原始的安静的水吧。”
那是一个安静的角落,林木森森,眼前是一片已经枯萎的荷塘,远处是碧波万顷的水天风光。
“它像一幅画,不对,它就是一幅画,我一定在哪见过这幅画。”赵小宇自语道。
高建倍感兴趣地望着她:“你真的有印象?”
“是的,我肯定见过这个景象,就在不久前。”赵小宇在思考,“对了,好像是在你的房间。”她终于想起来了,虽然她只是扫了一眼,她当时正在为高建提出的分担房租的事所困扰着,可那枯萎的荷塘还是给她留下了一丝印象。当时她的脑子里就闪出一个念头,这个画家为什么不画夏日荷花满塘,为什么不体现“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意境。
高建笑了,他转过身子面水席地而坐:“看来你有一定的脑子。”
赵小宇在他身后不满地横了他一眼,这叫什么话?有这么夸人的吗?
“这里只有冬天来才有意思,夏天全是人,我喜欢安静。”高建说,“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霄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赵小宇坐在了高建的身边,她感觉很舒服,因为这的景像,因为这的宁静,还有那个熟悉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