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燕云十六声红尘无眼位置 > 第8部分(第2页)

第8部分(第2页)

片刻之后,耳边隐隐传来风雷之声,远方尘烟大起,数百匹战马滚滚而来。祁玉华虽然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主,却是锦衣玉食里长大的富贵孩子,几曾见过这等杀气腾腾的场面?不免多少有点忐忑起来。太平老神在在地给刚打完瞌睡、皱着眉头醒过来的明缘倒了一杯清茶递过去。

“诸位贵客在此稍候,我家都领大人亲自来迎接了。”留下的那骑士突然用汉话说道,打马迎上前去。

马蹄在近前停住,人群分开,一个披着红色斗篷,左耳带一硕大的金环,扎粗辫子,大拇指上带着玉扳指儿的中年妇人策马走上前来,右手抚胸行礼,用姒话说道:“中原来的贵客,长生天的子民欢迎你们。”

“长生天的子民恭迎贵客。”马背上百多名骑士同时躬身行礼。

“多谢长生天的子民,我们奉吾皇的旨意从中原带来了千里之外的祝福。”慕容秋叶带领着骑士们还礼,行的却是燕云的军礼。

都领虽然不懂燕云的军礼,却在听到慕容秋叶一口纯熟的姒话后露出了笑容,向后招了招手。几十个身着艳丽长袍、腰带袍角上缀满银铃的少年托着浓香四溢的奶酒拥过来,都领首先跳下马端起一碗酒走上前来,八名少年跟在她后面每人双手都捧出一条洁白的哈达,百余名骑士通通下了马,举起酒碗唱起了祝酒歌。

txt小说上传分享

10。出使(3)

太平敲了额头开始冒汗的祁玉华一指,带着明缘,当先走下了銮舆。

燕云的骑士这才通通跳下马,太平双手接过都领大人手中的酒碗,微微点了点头,先用手指沾了几滴洒向蓝天,又弹了几滴向大地,最后才一饮而尽,亮了空碗用汉话微笑道:“多谢长生天的子民了,你们的美酒和你们的热情一样,千年如一日的浓烈真诚。”

都领大人也不等慕容秋叶翻译,在太平依草原的礼喝干了酒后一脸的严肃,对着太平行了草原上对待最高贵的客人才会用的最隆重的礼节,从少年手中接过哈达轻轻挂在太平脖子上,一连挂了八条才罢休。

“君家的鹰王,赞叹您的勇气,夺我云九州,奴役我姐妹的强盗,草原会因为您的到来沸腾起来的。”姒国都领不亢不卑道,眼睛里面熊熊闪着火光。

太平微笑:“长生天的子民,赞美您的诚实,苍鹰长着翅膀飞在天上,并不惧怕狼群的爪牙。”

都领怒道:“为了防备叼走羔羊的窃贼,长生天赐给了她的子民能射穿苍穹的弓箭。”

太平眼斜了斜秦川等人:“云从龙,风从虎,燕云鹏翼下从不缺乏能呼风唤雨、倒海翻江的勇士呢。”

秦川等人配合地笑笑,露出一口雪白的牙。

都领欠身再行了一礼:“高贵而骄傲的鹰王呀,请随我走吧,长生天子民在地上至高无上的王,会在白色圣洁的宫殿中隆重接待您。”

太平弯了弯眉,点头,也没有再上马车,跳上洛阳牵过来的漆黑大马,与都领并行着往姒国王庭走去。

祁玉华早给她们这一串绕七绕八绵里藏针还要人翻译却能对答如流的对话惊得目瞪口呆,又被人灌了几碗烈酒下去,晕晕乎乎地随便爬上一匹马跟在太平后面。

“以为来的是姚朝使臣,却没想到君家的鹰王亲自来了,真是怠慢了。” 行不到一里,姒国都领突然用汉话感叹道。

草原人崇敬狼和鹰,自诩为狼的子孙,跟他们打了百多年战的君家,因为家徽上纹的是一只荆棘穿胸滴血高飞的鸟,被他们称之为雄鹰。当然这是客气的时候,不那么友好的时候就是鹌鹑、麻雀之类了。

太平微微一笑:“都领大人客气了,燕云的苍鹰也是吾皇的使臣。”

姒国都领不屑地撇了撇嘴,没再多说什么。

草原的子孙仰慕强者,君家虽然跟他们是世仇,但其英雄的地位还是认可的,尤其燕云十八州原有九洲本是姒国的领地,生活的也都是姒国人,虽然已经是百多年前的事,早不被长生天承认了,但多少出自一脉。姒国尚实行部落奴隶制度,叛逃的奴隶只有逃到燕云才有活路,对统治自己同血脉姐妹的君王,保持必要的恭敬也是应当的。

而且这两年,姒国边境跟燕云多有摩擦,长生天的勇士们在这位看起来温和得有点柔弱的燕王殿下手里一点好处都没讨到过,想不恭敬点都难。

11。姒国(1)

姒国的王庭在祈连山脚下,依山而建,是一座庞大的城市,城内民道官道民居官居市井府衙井然有序,建筑风格也大多跟中原相仿,行走其中,若不是往来行人服饰妆容特异,几乎都察觉不出这是在塞外,而以为是在中原北方的某座州府了。

“真是热闹呀。”

祁玉华兴致勃勃地撩开窗口幕帘往外看,太平顺着窗口看了外面几眼,有些感叹道。

姒国王庭大面积地中原化并不让人感到奇怪,澹台部落在此立国两百多年,本朝虽然只嫁了一位帝卿过来,前朝却是连绵不绝地陆续送了七八位帝卿过来和亲。

帝卿出塞不比寻常男儿出嫁,尤其是这种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和亲,嫁妆躲不开国计民生的范畴。太平前世也有例子,著名的文成公主出塞,农业手工业建筑业纺织学医药学绣艺厨艺,各类工匠,通通都在嫁妆之列。一位公主的入番,把西藏从石器时代直接带入了铁器时代,可以说是天底下最划得来的买卖了,然吐蕃王朝实力强大起来后首先做的事就是攻打川西、屠杀汉民,直至占领西蜀,带军的首领正是文成公主的儿子。

虽然后世对这件促进了民族融合团结的事情表示出了极高的赞誉,但在如今的太平看来,封建历史上的和亲实在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战败了被迫和亲是耻辱,战胜了表示宽容大量还和亲纯属脑袋有病,仗都没打送个公主出去和亲那更是无法理解。笼络?一个做父母的都不在乎狠心牺牲了的弱女子,还能指望旁人重视被其笼络?这不是个笑话吗。别说什么女生外向忘本没根骨,儒家千年对女子的教育,从父从夫从子,你明明自己洗脑洗得这么彻底了,又把她嫁给了敌人,还有什么脸来要求一个弱女子风骨?就是小采,那么纯善的人,以为自己会出塞远嫁时,不也忍着眼泪跟她说,此生若有再见之日,别厌恶他吗?

摇头晃开莫名其妙发散的思维和至今未散的哀伤,太平心里感觉颇为奇妙,前世她就一没心没肺的大小姐,靠着大树吃喝玩乐,什么时候想过这么严肃的问题?在其位方谋其政,只要愿意,人何时何地都能成长,前世的亲人要是看到现在的她,恐怕下巴都要掉下来了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