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芳心里咯噔一声,她是第一次见这位声名显赫的燕王,虽然不知道这位如今应该在燕云道上的殿下怎么突然出现在这里,自己却是万般得罪不起的,来得太突然,也没想出什么法子来推托,只得让人去请巡抚大人。
避在后院的巡抚陈蓉见帖子就有不妙之感,再见人来请,已经开始冒汗。她本是京官,没领这巡抚差事之前也是堂堂三品大员,曾亲眼见过这位年纪轻轻的小殿下封王就封在含元殿上掀起的那两场风暴,清清楚楚地明白这位殿下实在是她得罪不起的,当下就提起了万分小心,不敢像知府赵大人一样还有点不以为然。
“下官陈蓉见过燕王殿下,千岁!”
“出来多久了?”太平端着茶盏眉眼不抬,淡淡问道。
“回千岁话,二十三天了。”陈蓉见燕王没有让她起来,心已是一凉,强自稳定了情绪,算了算,答道。
“皇上可好?”
“回千岁话,万岁洪福齐天,一切安好。”细算起来,她出京没比这位殿下晚几日,此时却不敢分辨,只恭敬地跪着答了。
“别啰唆,直接回话。你是下来视察灾情的?”
“回……”太平手重了点,茶盖在茶盏上轻轻磕出声音来,陈蓉赶紧直接道,“是。”
“河间府受灾了?”
“不曾……”
“受灾的是哪里?”
“山南、淮南两道。”
“这两道你都去过了?”
“尚未……”
“出京二十三天,山南、淮南两道还没去,你这灾情视察得不错。”太平喝了一口茶,轻轻道。
陈蓉已经是汗湿衣襟,叩首道:“殿下,容下官详细陈情。”
太平却没有要听她下情的意思,转头对站立在一边表情惊诧古怪的河间知府赵芳道:“赵大人,我在城门外看见你开仓施粥了,不错。”
二品巡抚尚跪着,赵芳不过四品知府,哪里敢站着回话,赶紧也跪下,摸不清楚这位千岁殿下的意思,只好含糊道:“回千岁话,这是下官应当做的,不敢当殿下赞。”
“直接回话。赵大人,这河间府也收到朝廷责令开仓赈灾的公文了?”
“是,收到了。”
“那朝廷拨下来的赈灾银子,河间府也有份了?”
赵芳斜眼去看陈蓉,陈蓉却在太平冷哼一声后,目不斜视垂头看地,哪里能给她什么暗示,只得老实说了:“是,有……”
“收到了?”
“收到了……”
“多少?”
“这……容下官唤来账房询问。”
“不必,明令公文的东西何须询问账房先生,孤就问你,你收了多少?”
这话有歧义,赵芳哪里敢答,冒了一头的汗:“下官,下官……”
太平轻轻敲着桌子,淡淡道:“看来知府大人是说不出来了,同知大人,通判大人,你家大人不说,你们能代答吗?”
同知通判也都扑通一声同时跪下,大汗淋漓。
“朝廷规定,开仓施粥,粥要能插筷不倒,赵大人,你河间府施的粥能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