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辉的额头冒出汗珠,在脑中拼命搜索这个听起来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
可惜一无所获。
“请问您是?”王长辉只好祭出这句永远都不会错的范式。
“王局长真是贵人多忘事,李尚轩。”
听到“李尚轩”三个字,王长辉很意外。
他完全没料到宛若世外高人一般的李尚轩还会给他打来电话。
替吾斯曼和卡斯木站完台后,他自认为就已跳出了与李尚轩的交集。
最近,他和哈迪尔、吾斯曼他们也失去了联系。
他的工作和他们的梦想,就像两条直线,只会在一点短暂交汇,便朝着各自原本的方向头也不回地离去。
他们朝上而行,自己朝下而落。
“应该在忙嘉年华活动吧。”偶尔想起他们,王长辉也会用这句话一笔带过。
那是他们的梦想,是喀什援疆前指的活动,他王长辉只是匆匆过客。
虽然他在前期曾短暂参与过,也因为女儿的喜爱和丝路之光书店曾对活动充满了好奇和渴望,但那根本不属于他。
“李总怎么忽然想起给我打电话了?”王长辉轻声说道。
“和喀什文化工作组的沟通协调不是太顺畅,他们也很想配合好我们,干好工作,但思维模式、工作方式的差异短时间内是很难弥补的。嘉年华活动已进入关键阶段,政府的参与将越来越多、举足重轻,特别是后期,将极大考验政府的组织能力。能不能将创意落地,后期才是关键。我不想在沟通协调上浪费时间,我需要一个懂我的想法、懂创意类活动组织的人。在现场,话我只想说一遍,第二遍就会变形走样,你应该了解最好的创意来源于第一次直觉的道理吧。行了,废话不多说,我感觉在这里待久了,都快要被你们同化掉了!”
王长辉笑了。
虽然他和李尚轩只有一面之缘,但他却莫名地感觉自己很了解他。
在他看来,李尚轩永远都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
今天这么多废话,说明他已被逼疯。
王长辉知道,像李尚轩这种人,每天都有无数个天马行空的想法,政府里根本没几个人能跟得上他。
孤单后成孤勇,继而成为孤愤。
“看来他在喀什受了很重的内伤,专门跑我这儿来吐血了。”王长辉在心里笑道,“不会要拉我出山吧,就如同当初我拉他下海?”
有的人交往一生,却无法看穿;
有的人仅是一面,便清澈透底。
王长辉和李尚轩之间,便是后者。
“所以,我向孙书记推荐了你,让你来全权负责嘉年华活动政府侧的组织工作。”李尚轩终于不再废话。
王长辉心里一惊,他虽然已经预感到了李尚轩的来意,以为只是朋友间的帮忙,完全没想到他会向孙书记推荐自己。
“这……不合适吧,不符合流程,也不符合原则,毕竟我不属于喀什。”
“你别忙着拒绝,我只是给你通个气。事成不成不知道,你们那套流程我也懒得去问。我就一个要求,如果孙书记真要调你过来,你直接来,别二话。我……不,我们都想把这个活动做出影响力,做成文化润疆的典范!你的什么面子、小心思都给我扔一边儿去,男人,大气点。你呀,就少了些格局!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往上走,你得没有杂念,抛开你们那些人情世故和条条框框!只存一个念头:做出绝无仅有的精品!崇高不是德道,是得道!”
李尚轩说完,没等王长辉说话,就挂断了电话。
这的确很李尚轩。
他吐完血,又恢复了元气和本质。
王长辉举着电话的手迟迟没能放下。
不讲废话的李尚轩,很容易就能废了别人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