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快?”任凭李尚轩一向目空一切、淡然冷漠,此时也不得不显露出一丝久违的惊讶之色。
自己明明昨天才给王长辉布置的会场协调任务,即便是上海这种国际化的速度,他估摸着王长辉最快也得三天才能复命。
想不到这人两天时间就已搞定一切,甚至还有意外收获?!
“喀什速度。”王长辉笑了笑,突发奇想,用对标“深圳速度”的新名词,用速度带给了李尚轩一丝难得的激情。
李尚轩泯然一笑,仍难以置信地说道:“那就详细说说。按照我以往的经验,一天时间就安排好这些事,是否有些粗糙和草率?希望王处长能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身处的环境,不要大意,这里是喀什,不是上海,安全问题,我认为就不是一日之功!”
“李总说得没错,安全问题,绝不是一日之功,而是常年之功!那我就给你详细说说?”王长辉底气十足。
一个小时后,李尚轩的脸上,浮现出难得一见的赞赏。
“王处长,我果然没有看错你。你的方案对喀什的民情社情甚至是警情都调研得很充分,相较而言,更有预见性,处置预案也更细致完备,那就按照你的方案办。”李尚轩慢慢起身,缓缓朝门口踱步,既是送客,也示意自己将登高望远。
王长辉却不为所动,眉头微皱,愠怒道:“相较而言?更有预见性?你……不信任我?”
有对比,就说明李尚轩其实早已有了其他方案。
他既然已经有了自己的方案,却还让王长辉去协调会场,这典型地把好钢浪费在刀背上。
他这么做,要么出于对王长辉能力的不信任,要么就是再三试探、考验。
不过,在活动临近的节骨眼上,考验并无意义,纯属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
所以王长辉认为,李尚轩是因为不信任自己才亲自做了方案。
“不信任怎会向孙书记推荐你?”李尚轩冷冷地问道。
“既已有了方案,为什么还要我去做无用功?”
“无用功?你做的这些,其实已经功高盖我了!哈哈,你还认为是无用?”
王长辉竟一时语塞。
的确,李尚轩倾向采用王长辉的方案,就说明王长辉的工作卓有成效。
“我们明明可以在你的那一份方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节省精力和时间。”王长辉依然不甘,轻声辩驳道。
“一份?不不,两份!我做了两份方案!都不及你。人生地不熟,我是犯了闭门造车的大忌。不过,你两天搞定,不也没浪费时间吗?”李尚轩耸耸肩,有些惭愧地两手一摊。
“两份?”王长辉很是惊讶,“你很闲?既然自己能做,何必交给我?”
李尚轩微微一笑:“我做事的原则,绝不从‘一’而终,得留有余地!创意和落地之间,隔着无数意外和人力无法克服的困难。我只能用更多的路径,来让天堑变通途。华山一条路对我来说,其实根本就不是路,而是绝境。当意外来临,你得有其他退路,才能把你的创意继续演绎下去。为什么狡兔得有三窟?因为三个窟才能生存。三生万物,我做事,都得三手准备,才能万事顺遂。”
王长辉想起吾斯曼的话:“所以你让哈迪尔必须完成三套古服饰,其实,并不是为了时代的延续、服饰的多样?”
李尚轩笑道:“不,那是例外,恰好就是!哈哈,它们不可能互为备份。”
李尚轩话锋一转:“王处长,下一个任务,我的助理马上会安排给你,是关于文创大赛在全国的宣传推广,这需要政府部门大力开动宣传机器来造势。你的任务很艰巨呐。另外,还有参赛人员和作品的初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