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在指挥中心看到这一幕,脸上浮现出难掩的激动。他缓缓起身,对身边的群臣说道:“这一刻,朕的大秦已超越四海八荒,登临九天。”
群臣齐声高呼:“陛下英明!大秦万岁!”
叶青打开了设备箱,开始安装科学仪器,王晟则采集月壤样本,赵毅负责拍摄影像资料。
“叶青,这里的重力确实比地球小多了。”赵毅轻轻跳了一下,整个人腾空而起。
“别玩得太疯,小心摔倒。”叶青低头摆弄仪器,“我们在这里的时间有限,完成任务最重要。”
“明白。”赵毅收起玩心,继续执行任务。
与此同时,地球上的百姓通过广播听到这次壮举后,纷纷涌向街头庆祝。一些手持大秦旗帜的民众高喊:“我们的帝国征服了月亮!陛下千古一帝!”
任务完成后,三人带着采集的样本和影像资料返回着陆舱。叶青检查了系统后宣布:“一切准备就绪,可以返航。”
着陆舱顺利与母舰对接,长乐号开始返程。赵毅看着逐渐远去的月球,轻声说道:“等到我们再次回来,或许月球上会有我们的基地。”
“那是下一步计划的事。”王晟笑了笑,“我们已经为未来奠定了基础。”
叶青轻声说道:“这一切,离不开陛下的远见与支持。我们只是实现他的宏图。”
返回地球后,三人受到英雄般的欢迎。李宪亲自为他们举办了庆功宴,并宣布大秦将在未来发展月球基地计划,将这片银色荒原变成新的大秦领地。
“这只是开始。”李宪在宴席上微笑道,“朕的大秦,将继续向更远的星辰大海迈进。”
长乐号成功返回地球后,大秦帝国一片欢腾。李宪宣布,月球探测任务将从单次登陆发展为多次往返,并逐步建立月球基地。这个宏大的计划被命名为“广寒计划”,旨在让大秦的足迹深植于月球。
长安宫内,李宪召集大臣和科学家们,商议下一步计划。
李宪端坐龙椅,目光深邃:“诸位,月球探测的成功,标志着我大秦的科技迈向新高峰。然而,这只是开始。朕要在月球建立基地,为未来探索其他星辰奠定基础。对此,诸位可有良策?”
工部尚书刘怀臣率先出列,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月球基地的建成需分阶段进行。首批物资可以通过飞船多次运输,待建立初步设施后,再派遣工匠和科学家进驻。”
航天部总指挥孙道远点头附议:“陛下,刘大人所言极是。但臣以为,还需优先解决能源供应和生命维持的问题。月球上无水无空气,长期驻留极为艰难。”
李宪沉吟片刻,问:“既然如此,朕问你们,有无办法将这些难题一一克服?”
孙道远郑重说道:“启禀陛下,臣等已制定了初步方案。月球上阳光充足,可部署太阳能板以获取能源;至于水源,月球两极有冰储存,可通过技术手段融化并提取;生命维持方面,可尝试建立封闭生态系统,让宇航员在基地中自给自足。”
“很好。”李宪点头,“那就以此为蓝图,全力推进。时间紧迫,朕希望能在三年内初步建立月球基地,五年后实现长期驻留。”
“臣等领命!”众人齐声应道。
三年后,长乐号和新开发的“广寒号”轮番出发,带着建造材料、科学设备和后勤补给多次往返月球。月球表面,繁忙的景象逐渐显现。
赵毅、叶青和王晟作为第一批基地建设成员,再次踏上月球。这一次,他们的任务更加艰巨。
赵毅一边搬运材料,一边感叹:“从探险家变成建筑工人,这角色转换可真够快的。”
叶青忍不住笑道:“但你得承认,这种建筑工人的体验,地球上可没人能有。”
王晟指挥大家布置太阳能板:“别废话了。先把能源站建起来,咱们才有电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几天后,第一批模块化居住舱顺利搭建完毕,提供氧气、温控和食物种植的基础功能。宇航员们可以在舱内脱下笨重的航天服,短暂地享受“地球式”的环境。
赵毅坐在一张简易椅子上,长舒一口气:“这才像个家嘛。”
叶青端着一盆刚种下的植物,看了看周围:“等这些植物长出来,我们就能实现部分自给了。到时候这里会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基地。”
王晟坐在一旁,翻看着手里的设备清单:“别高兴太早。这只是起点,接下来还得建通讯塔、科学实验室,还有防辐射的屏障。”
“任务总是干不完的。”赵毅耸肩,“不过,这样的历史时刻,干再多也值了。”
月球基地逐步完善后,李宪决定亲自登月,视察帝国的第一个“异星领土”。
在“广寒号”的驾驶舱内,李宪身着特制航天服,望着越来越近的月球,感慨万分:“朕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可以亲眼目睹这轮天上的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