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从们大笑不止,心中的那点火气,也随着董俷这一句话,烟消云散。
“走,我们比赛一下脚力!”
董俷说完,纵马冲下了山岗。身后百余骑紧紧跟随,不时的发出苍凉的号子声,在夜空回荡,久久不息。那滚滚的尘烟飘散,令那号子声,更显出铁马金戈之气。
皎月当空,不见云彩。
董俷等人在颖水旁点燃了篝火,更有随从把临时猎取的动物做成烤肉,肉香四溢。
生活在西北大地上的人,大都是豪爽之辈。
唱起了颇有西北之风的民谣,更有人唱起了许多人耳熟能详的《秦风-无衣》。
诗歌唱: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行!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那歌声渐渐苍凉,却带着一种让人热血沸腾的韵味。董俷也忍不住了,他靠在象龙的身上,看着远处的随从,不知不觉的和他们一同唱了起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也许他们是在向董俷表达一种决心;也许只是随口歌唱。
但对于董俷来说,那却是深深的感动。被士大夫所鄙视又能如何?我有这些可生死与共的兄弟,可以相互扶持,相互信任的战友。你们那些士大夫,何曾有过?
想到这里,董俷不由得笑了。
那张已经开始出现青春痘的脸,在月色中看上去更加难看。但那笑容,却格外的有味道。
远处,有銮铃声响。
歌声立止,扈从们呼的起身,单膝跪地,半蹲在远处。刀枪已经执在手中,警惕的向黑夜中巡视。
董俷站了起来,象龙也随之起身。
他的手,紧握着刀鞘,脸上的笑容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冷肃的表情。
若有若无的杀气,在空中弥漫。从远处行来了一行车马,为首的是一个膀阔腰圆的汉子。
看到董俷等人的样子,那汉子立刻抬手。
身后的车马陆陆续续的停下来,汉子一催坐骑,向前小跑,在距离篝火还有几十步的地方停下来。在马上一拱手,“在下陈留刘望,乃过路商人。刚才听得有人歌唱,颇有感触,故而前来打搅。不是是何方豪杰在前?刘望没有恶意,只想结交一番。”
很陌生的名字,至少在评书中没有出现。
但观此人气概,却是不同凡响。不但相貌堂堂,言语之中还带着一丝儒雅之气。
董俷抬手,示意众人不要妄动。
他翻身上马,前行数步之后,微微一笑,“在下临洮董俷,手下儿郎一时兴起,竟扰了阁下的清听,实在抱歉。大家相遇就是有缘,若阁下不嫌弃,不妨一起喝酒聊天。结交二字,俷愧不敢当。”
“哈哈哈,兄台真是客气,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打搅了!”
刘望倒也不客气,挥手示意身后之人就地修整。那些人粗略一看,有二百多的样子。有的看上去好像行商,有的看上去似乎是随从。董俷心中的疑虑也随之减弱。
看起来,不是来找麻烦。
这刘望倒是个痛快人,而且不曾因他的相貌而有半点轻视。甚至在说话的时候,目光也没有半点游离。显然,他是担心因此而让董俷产生误会。大多丑陋之人,都会有自卑之心。外界任何的不善表现,都会引起他们情绪上的强烈波动。
而刘望作为一个商人,自然对此非常了解。
不过董俷倒不是那种自卑的人,相反他非常的自信。
见刘望等人开始扎营,董俷也就不再理睬,转身回到了篝火旁说:“大家小心,但也无需紧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唱歌,喝酒……呵呵,我正听得过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