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宝成没有回答,却说道:“于学勇这个人在岫岩有些人望,我们需要他领头做个典型,我可以编造一些慷慨激昂的故事,嗯,我这里预备了很多,包管谁听了都会慷慨激昂,因为都是来源于真实事件,目的只有一个,让岫岩更多的包衣加入反抗鞑奴统治的运动中来……”
蔡长顺被汤宝成大胆的计划搞得心神不定,忽略了他最后那一句恶狠狠的话:“……哪怕为此牺牲更多的人。”
“你凭什么让于学勇背叛主子?靠那些慷慨激昂的话?够吗?”
蔡长顺捋清思路后,冷笑道:“宝成,你还是冷静一下,刚才你不知道刚才你的神情是多么的狂热,如果你不说明白,我不会同意这个计划。”
汤宝成自顾点头,像是回答蔡长顺,又像是说给自己听:“他痛恨鞑子,他也不是没有勇气的人,我能感觉到,我坚信这一点。”
“你坚信没用,你得说服我,作为外情司的副主官,我有权利叫停你的计划”蔡长顺毫不留情的反驳“这样吧,我先通过商铺和他见一面,做好两手准备,咱们再决定后续的计划如何?”汤宝成换上一副讨好的神情。
蔡长顺没有说话,望着汤宝成片刻后才缓缓道:“马大人没有看错你,你是绝对不会妥协的人,你也不会听从别人的建议,哪怕你的想法是错的,你会沿着这条路走到底。你说你有信任的人,我对此很怀疑,作为同窗和战友,我只希望你选择的路是正确的……”
汤宝成微笑看着蔡长顺气愤愤的长身而去,等他走到门口才轻声道:“我先通知铺头执行应急方案,后天一早,我就出发……”
第四十一章自保之策
登莱巡抚位置悬在半空迟迟不能确定人选,让很多看上这个位置的人抓耳挠腮,五月二十日,朝廷旨意下达,原山西左布政司杨文岳加右副都御史,巡登、莱……
杨文岳得知消息后吓了一跳,他闭门想了两天后上疏谢辞,不过崇祯帝坚决不许,入宫奏对后,预计六月初抵登州上任。
刘文炳先大致口述了一遍刚刚接到的消息,又打开一份档案念道:“杨文岳,字斗望,南充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行人,天启五年,擢兵科给事中,屡迁礼科都给事中,崇祯二年,出为江西右参政,历湖广、广西按察使,云南、山西左右布政使至今……”
杨波打断了他的话,道:“这个人恐怕有些心机,大明向来以边功为重,咱们旅顺替登州挡着鞑奴,只要能和我相安无事,日后凭借军功入阁拜相也不是问题,严坤之便是先例,他先搞个请辞是什么意思?”
刘炳文笑着道:“或许是以退为进之计,日后出了纰漏,我们那位喜欢强人所难的陛下只好捏着鼻子从轻发落了”
杨波摇头道:“问题是,陛下为什么看好我这位本家,而不是呼声更高的熊明遇等人?”
这下刘文炳笑不出来了,他当然不知道朝廷打得什么主意。
“算了,不管这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今旅顺局面已成,就算他杨文岳能翻云覆雨,也不过是推迟一些时日罢了”听到新上官上任的消息,杨波也不过稍稍有些愕然,便很快把目光放到了别处。
“钉子那边有没有消息传回来?”杨波更关心的是八旗的动向。钉子则是情报部派驻到苏克萨身边的特勤人员,也是目前旅顺安插在鞑奴方面最绝密的细作,其身份在旅顺只有杨波和刘炳文知道。
“单线联系时效性差了一点,目前还没有更进一步的动向”刘炳文摇头“你主抓这个事,看看通过苏克萨能不能收买一些八旗贝勒身边的包衣管事。让他们成为咱们的眼睛和耳朵,最关键的是,八旗南略会出动多少兵马,由哪里入关,南四卫及其他各城都由哪些人驻防,领兵将领。兵力配置等,皇太极敢抢明国,我就抢他的,一直抢到沈阳去,看谁更狠……”
杨波正说得唾沫横飞,突然小五进来报。说是监军宗元方大人来了,正在偏厅等候。
杨波不由皱了皱眉头,自从铁山大捷后,宗元方就一直赖在皮岛不肯挪窝,给朝廷的理由也是冠冕堂皇,借口沈世奎死后担心尚可喜等镇不住场面,由他亲自坐镇皮岛以安军心。并时刻监视对面鞑奴,四月间朝廷也派人去皮岛稽核过,的确是象宗元方说的那样民心安定,士气高昂,崇祯帝还曾下旨褒奖了一番,不过杨波知道那都是他派去的工作组做出的成绩,宗元方在皮岛到处收银子,走私贩卖,快活得不亦乐乎,谭应华私下向杨波抱怨了几次。连杨波都以为他会终老皮岛了,这个时候来找他难道有什么事?
宗元方似乎有些心事,连杨波出来都没听到,还是身后一个小宦官咳嗽一声他才回过神来。
“你自出去等候,我与杨将军有些军情要谈”宗元方挥手打发了宦官。小五带着他走了出去。
“监军大人”杨波笑嘻嘻的朝他拱拱手,还没等宗元方点头便很无礼的坐下了。
“知闲,你可听说了?新任登莱巡抚已定,不日就要上任了?”宗元方也懒得和杨波计较,没有外人的时候杨波见到严坤之都不愿下跪问安,登州官场流传着一个金膝盖的笑话,说的就是杨波与历任上官之间的过节。
“哦?下官还不曾听闻”杨波连连摇头宗元方冷笑一声道:“知闲,你糊弄旁人也罢了,在咱家面前就不要来装傻充愣,你与温相关系朝廷上下皆知,只怕这陛下才物色好了人选,你这里就已经得知消息了吧?”
杨波哈哈一笑,正色道:“监军大人是为了杨文岳而来?杨波以为大人多虑了,……”
宗元方盯了杨波半天才道:“咱家可不是为杨文岳而来,如今朝廷对你猜忌日重,知闲难道都不放在心上?哪怕做些姿态出来?”
看到杨波沉默不语,宗元方又道:“知闲可曾想过,严坤之就任登莱巡抚以来,安定地方,治下百姓渐安,登州兵祸之后竟然不到一年时间便恢复了生机,加上辽南捷报频传,陛下却为何亟不可待把他调离?严坤之此番升任蓟辽督师,加兵部尚书衔,其实陛下对其心中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