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呼出口气,道:“来人,将詹尔选押入诏狱,明日下都察院议罪”
两个锦衣卫进来。提着詹尔选就走,群臣噤如寒蝉,不敢出言相救,詹尔选以头扣地大呼道:“臣死不足惜,皇上幸听臣,事尚可为。即不听,亦可留为他日思。”
崇祯帝再扫过鸦雀无声的群臣,冷冷说道:“本兵提议加辽饷三厘,朕准了!”
又道:“钱士升夺职还籍,永不叙用!”
后来,这些文人是这样记录这次朝议的:“上召见廷臣于英武殿,怒詹尔选诘之,时帝声色俱厉,左右皆震慑,尔选从容奏对,不为诎……”寥寥几笔,把一个残暴的崇祯帝和一个满身正气的忠臣形象刻画了出来。
傍晚时分,崇祯帝贪爱后宫御苑的阴凉,便对身后的曹化淳道:“曹大伴,暑气逼人,朕在这里暂歇片刻”
曹化淳赶紧一挥手,身后几个宫女上前清理石桌,又担心寒邪入侵,便在石桌石凳上铺了布幔,又摆上些茶点,曹化淳这才请陛下坐了,曹化淳还拿着件明黄织金袍给崇祯帝披上,尖声道:“皇爷爷,还要注意寒气入体,不可久坐。”
崇祯点头,刚才坐下来被风一吹,倒感觉有些凉意,曹化淳的确贴心。
崇祯用两只手指夹着一块糕点,若有所思,曹化淳忙碌着,给崇祯冲泡了一杯清香四溢的绿茶递了过去,崇祯缀了两口,顿时觉得齿颊留香,温暖的茶水入腹,连心情都好了许多。
“曹大伴,今日都察院如何议罪的?”崇祯突然问道曹化淳愣了一会:“听说议止停俸”
崇祯帝大怒,想了想道:“传旨,明日会同刑部一同议罪,官官相护,肆无忌惮竟至于斯?”
曹化淳点头跑了出去,与一个太监嘀咕了几句,后者会意,跑去传旨,曹化淳回到崇祯身后伺候,有些小心翼翼。
崇祯帝又问道:“那个杨波在诏狱里可说了什么?”
曹化淳想了想,躬身道:“回皇爷爷,这人在诏狱吃得下睡的香,听小的们说,还是第一次见这么洒脱的罪臣,话也没说多少,倒是抱怨了几句臭虫跳蚤什么的”
崇祯哼了一声,没说什么,曹化淳突然想起什么似地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道:“皇爷爷,这人还吟了一首诗,小的们都记下来了。”
哦?
崇祯帝来了兴趣,说道:“粗鄙武夫倒也学文人吟诗乎?念来听听。”
曹化淳展开纸条,露出那首陈碧莲拿刀架在秀才脖子上做出来的歪诗念道:“山河随雾易,湮没水头东。地狱冤庭满,天堂陌路空。孤峰多败洞,夹道拽熏风。宦吏千间府,黎民饮泪中……”
崇祯帝不屑的说道:“请屠三百万饥民的屠夫亦知黎民饮泪中?”
曹化淳又摸出一张纸条说道:“这人曾替黄龙写过一篇祭文,皇爷爷说要查查这个人以前都说过什么,奴婢便让人抄了下来”
崇祯帝接过,看了一遍没说话,把纸条扔还给曹化淳。
曹化淳不知如何接口,便赔笑道:“这粗鄙武夫做得几首歪诗,简直让人笑掉大牙,奴婢虽然识字不多,自信也比他写得好,皇爷爷你看,这祭文写得平仄不齐,韵脚杂乱……”
曹化淳对崇祯帝的逆反心理很了解,收了杨波的银子,自然想办法在无关紧要的地方损杨波一把,这样反而效果极佳。
果然,听到曹化淳嘲笑,崇祯却摇摇头道:“书为心画,诗为心声,前一首朕不怎相信,不过这篇祭文读起来倒是有些慷慨悲歌的味道。”
曹化淳见目的达到,便笑着说:“皇爷爷说的就是准确,奴婢当时觉得虽然这文狗屁不通,读起来倒有股热血上涌的味道。”
第七十五章脱困
第四天,一个叫王德乾的太监捧着御旨来到,杨波知道最后的判决终于下来,不敢怠慢,三跪九叩后那太监扯着尖嗓子念了起来。
杨波伏在地上大汗淋漓,因为崇祯帝斥责的语气非常严厉,杨波甚至以为这次就算不杀头也要被下狱问罪了,没想到圣旨最后话锋一转,什么念在救援旅顺有功等判了个罚俸三年,戴罪立功以观后效,又说什么杨波虽然口出妄言,但朕念在言者无罪,从轻处罚……
杨波听到这里心中大定,赶紧谢恩不提,那太监宣旨完毕后倒是很亲热的凑到杨波耳边轻声说道:“曹老公说了,剩余的银子三月之内补齐,杨大人该不会言而无信吧?”
杨波顿时愕然……
出了宫门,没想到一眼就看到陈碧莲带着众人在门口迎接他,杨波大喜过望,跑上前问道:“你们怎么来了?”
陈碧莲白了他一眼,恨恨说道“相公真是好本事,温大人说你不但得罪了天下士绅,连皇上都差点把你拉出去砍头!”
杨波朝众人招招手,轻声问陈碧莲:“温大人牵线搭桥,那太监收了咱们多少银子?”
“一万五!”陈碧莲气得想去拧杨波的耳朵,却顾忌杨波的面子不好动手。
“什么!”杨波大怒
“那还是看在温大人的面子上!”
陈碧莲翻了个白眼:“那死太监派人说,别家就算加一倍,他还不一定愿意哪”
“死太监!”杨波愤愤不平,却是无可奈何。
“少爷,廷杖虽酷。然正人被杖,天下以为至荣!少爷清名日后定会流芳百世的!”秀才小心翼翼的说道杨波盯着秀才,直到秀才心里发毛。
“我早就说了,少爷吉星高照,区区锦衣卫诏狱怕什么”秀才赶紧拍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