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郁闷地想到。
又听到虞洽卿道:“宋子文敢从洋人那收回海关,提高关税,打击租界走私,国内钢铁工业和军工业快展给了他底气。”
虞洽卿看了杜月笙一眼,语气停顿了一下,劝道:“三鑫公司的生意,能断还是断了吧?早断比晚断好,免得人家将来记恨你。”
杜月笙微微瞪大眼睛,张嘴想说什么,嘴皮动了动,却没说出来,长长地叹了口气。
青帮之所以得势,得益于上海的特殊位置。在租界,除了洋人。就数青帮了。他杜月笙靠什么家。还不是鸦片?
租界表面上是禁烟的。实际却不然,杜月笙身在租界,自然不太担心致公党一时半会插手租界,不过没有内地市场,黄浦江上还有税警团巡逻艇,三鑫公司的生意差了很多。
杜月笙家底丰厚,还熬得住,怕就怕人家将来清算你啊。虞洽卿的话算是说到杜月笙心里去了。
“怎么能说断就断?手下的弟兄都要吃饭呢?”
杜月笙苦恼道。
流氓身份肯定要洗白的。只是让杜月笙放弃鸦片生意,简直是用刀子挖他的肉。
虞洽卿不说话了,静静地看着杜月笙。
杜月笙心里满是踌躇,也不说话了,场面一时安静下来,他抬头看了一眼远处5号高炉庞大的身影,喷出的浓浓黑烟弥漫天空,似乎成了笼罩在他心头的阴霾。
突然间他羡慕虞洽卿,这大概是属于商人的时代吧,可惜我卖的的是大烟。如果我不卖大烟了。做其他生意也能做得好吧?
毕竟上海的工厂、商行越来越多了,没有低关税。国货流行,许多工厂主都财了,没理由自己比他们差吧?
生意要多开几门,不能单靠鸦片了。
杜月笙心里想道,如今上海建设大热,商机无限,房地产、港口、贸易、娱乐、还有报纸都是杜月笙比较看好和投资的行业。
前提是,他要改善和致公党政府的关系……
或许是心里多了些对美好前景的期待,虽然无法立刻痛下决心,杜月笙心情变得轻松起来,参观钢铁生产的兴致重新回到他身上。
虞洽卿他们又到了热轧钢厂,从高炉生产出生铁,生铁经过转炉或者平炉炼成钢,粗钢经过精炼,添加微量元素排除杂质,得到高质量的钢材,钢材再送到热轧钢长加工,这中间已经经过一些列长长的流程。
虞洽卿曾经考察参观过汉阳铁厂,对这里不陌生,他对杜月笙介绍展现在他们面前的一片宽大的厂房:“这里就是热轧钢板厂,据说是从美国进口的亚洲最大的热轧钢板生产线,武汉造船厂的钢板就是这里生产的。”
“洋人不少啊!好像比法租界还要多。”
期间杜月笙见厂区有不少穿着制服的洋人,小声开玩笑道。洋人他见多了,不过在武汉见到那么多洋人,他还是有些惊讶。
“嗯,汉阳铁厂的外国佬很多,主要是美国佬和德国佬,如果是美国佬,肯定是来自伯利恒钢铁公司的美国佬,如果是德国佬,肯定是来自克虏伯的德国佬。”
虞洽卿也笑着回答道。
伯利恒?
杜月笙摇摇头,没听说过。
克虏伯?
听起来有些耳熟。
“伯利恒、克虏伯都是世界有名的钢铁厂和军火商。德国人打败仗了,克虏伯如今落魄了,不如伯利恒厉害。”
虞洽卿补充道。
在美华有关的工业行业里,伯利恒和克虏伯这两个名字经常被提及,为什么美华能取得伯利恒、克虏伯这些世界巨头的青睐呢?
虞洽卿不太清楚,他自认为自己已经是美华财团外围的人,也是这两年才逐渐了解美华财团。知道的东西越多,心里越是吃惊,就越想靠近美华财团。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