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案件,一个失踪的五岁女童,最后找到的时候,是在田里的水井里。
我记得很清楚,那一天是5月5号的下午三点左右,我们接到报警电话,附近的任集村,一个五岁的女孩-迪迪,失踪二十多个小时了。
接到警情,我们刑侦六组的人倾巢出动,一行人开车赶往任集村。
“一个小女孩,失踪时间超过了二十四小时,如果是被人拐卖走了,现在人贩子都汤姆的能跑出省了!”
“这孩子的家长也真是的,孩子都失踪了这么久,怎么才报警!”赵建说话的语气里满满的愤恨。
车里回荡着赵建的声音,但是没人回答他,可能大家都在心里想着那个小姑娘的事。
很快,我们就赶到了任集村,见到了迪迪的父亲郑饶。
一见面,郑饶就讲起了小迪失踪的过程。
“昨天早上八点多,小迪吃完清早饭就跑出去玩了,到了11点多的时候,我喊小迪回家吃晌午饭,结果一直喊不到人,村里喊了一圈,一直没有见小迪出来。”
“我心里就觉得不对劲,小迪这孩子,虽然天天在村里疯跑着玩,但是一般她不会出村的,她之前出村走丢过一次,是其他村的人把她送回来的。”
“从那以后,小迪就不会自己跑出村玩了,她也害怕再找不到回家的路。但是小孩子心性也说不准。”
“然后我看在村子里一直找不到小迪,我就喊村里的人帮我一起找。附近的村子我们也去问了,都没有人见过小迪。”
“我是从昨天中午11点就开始找小迪,自己找不到我又喊村里人帮我一起找。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小迪的影子!”
郑饶讲的比较急,说话有些说车轱辘话,听的出来他是有点着急的。
“那为什么昨天小迪就一直没找到,你不报警,一直到了今天下午3点多才报警呢?”赵建冷不防的问了郑饶这句话。
郑饶听出赵建的语气中有些对他的怀疑,连忙解释说,“小迪丢了之后,村里人帮我一起也找不到,我就想报警,不过村里人跟我说失踪没有超过24小时,警察是不会出警的,所以我才没有报警,一直等到今天下午才报警。”
我又听到了“失踪不满24小时不能报警”的话,也不知道是哪些电影、小说,给大家带来的这种误解。
其实我们国家是有规定的,未满14岁的儿童和已满14岁但是未满18岁的女孩,只要失踪了,就可以立即报警,而且我们警方还要以刑事案件立案侦查!
暂时打消了对小迪父亲郑饶的怀疑,我们和派出所的同志立刻投身于寻找小迪的工作中。
按照郑饶的说法,整个村子他们都找遍了,就是找不到小迪的踪影。
不过,我们警方不会因为村民们之前在村里找过,我们就不再寻找,这倒不是说我们怀疑村民说谎,只是觉得村民们毕竟不是专业的,难免会有遗漏的地方。
江组和赵建他们跟着派出所的同志们,一起在村里寻找小迪的身影。
我被两组安排去村委会查看任集村里的监控视频。
其实我觉得查看任集村的监控视频,一点用都没有,因为早在小迪被发现失踪的时候,郑饶已经让村委会的同志查看过监控视频了。
任集村三面都是庄稼地,不算出村的两个大路,村里去庄稼地里就有四五条小路,而任集村只有两个监控摄像头,还都是装在村头村尾的大路路口处。
我和孙书青来到村委会,从昨天5月4号早上开始看监控视频内容。我看村头大路路口的监控视频,孙书青看村尾大路路口的监控视频。
我俩倍速着从4号早上八点,一直看到今天下午我们警车进村,就没有发现小迪的身影,也没有发现有轿车面包车之类的可疑车子进村。
但是发现不少拖拉机还有电三轮、油三轮来回进村,只不过这些车子都是“敞篷”的,也没有藏人的能力。
我和孙素清离开村委会,准备回村里问问,村里人有没有发现从小路进来什么可疑的车子,因为我怀疑小迪会不会是被人贩子拐跑了。
我们从村口的道路进村之后,看到了一大片浇过水的麦地。
看地里麦苗的样子,估计用不了10天半个月,这些麦苗就要成熟可以收割了。
“哎!振林你看啊,这些地都是刚浇过的,村民们不可能从自己家里接水管子接到地里,他们一定是用抽水机从地头的水井里抽出来的水,那么小迪有没有可能掉到水井里了呢?”孙书青突然想起来了什么似的。
我摇了摇头,“小迪应该不可能掉到水井里的,我是从村里长大的,就这个地里的泥水的样子,一看就是昨天刚刚浇的。”
“哎呀!我说的不是这个地头的水井,是其他的地头的水井啊。这块地是刚浇过的,不代表其他地也都是刚浇过的啊!万一小迪是掉在了其他没有人用的地头水井里呢?”孙书青还是坚持认为小迪可能掉在了水井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看孙书青坚持自己的想法,只得耐着性子给她讲一下村里人发现小孩丢失的常规举动,“其实我跟你说,在村里如果有小孩儿丢了,村里人一般不会想着是被谁拐骗走了,村里人首先想的就是是不是掉地头水井里了。所以我敢肯定昨天郑饶发现小迪丢了以后,他一定和村里人把附近的水井找过一遍了。”
“哎呀!万一昨天是刚掉进去沉底儿了,今天说不定飘上来了呢,反正咱们闲着也是闲着,他们在村子里找,我们就在村子外面的水井先看一看呗。”孙书青还是不死心,还是想去看水井。
我一时也找不到什么反驳的话,于是在手机上给江组发了个消息,说了一下我们在村头村尾的监控里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情况。